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

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凌晓峰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23043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研
  • 学术
  • 方法
  • 学术研究方法论
  • 科研工作
  • 研究生
  • 计算机
  • 方法论
  • 学术研究
  • 成功之道
  • 学习方法
  • 思维训练
  • 科研路径
  • 个人成长
  • 知识管理
  • 逻辑思维
  • 时间规划
  • 目标设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讲述你有过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吗?想走进科学家的生活一探究竟吗?想知道科学研究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神秘吗?刚刚开始学术研究的你,想知道如何挖掘好的研究课题及想法吗?有了课题和想法之后,下一步的研究又该如何展开呢?对于那些发表在顶级期刊和会议的文章,总觉得人家写得如行云流水,轮到自己写文章时纵有思路万千,却下笔无神。想知道如何将新的想法和研究结果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并撰写成高质量论文的秘密吗?如果你是一名年轻的导师,角色的突然转变让你还有些无从应对吗?那么,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快速在研究领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呢?对于这一连串的问号,你将会在《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凌晓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198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学位。于1987年和1989年先后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网络应用,商务,医疗保健,生物信息等多个领域均有所建树,其研究兴趣包括搜索引擎和信息检索相关的机器学习算法,半监督学习(主动学习,协同训练),成本敏感学习,贝叶斯学习,数据挖掘以及相关应用。他已发表了120多篇同行评审的会议和期刊论文。

杨强,华为公司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工程系教授。

目录信息

第1章 研究的本质
1.1什么是研究?
1.2研究者还是非研究者
1.3研究者的生活
1.4研究者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技能和能力
1.5 以研究为生涯的利与弊
1.6如何成为研究者?
1.7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的区别
1.8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
1.9拿到博士学位需要多久?
1.10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生
第2章 博士生的终极目标
2.1第一目标:成为最好
2.2第二目标:成为独立的研究者
2.3通往博士(硕士)学位的三个要素
2.4通往博士帽的几个关键阶段
2.5 目标之外的那些事
第3章 迈出第一步:挖掘新想法,制定总规划
第4章 严谨做研究
第5章 撰写与发表论文
第6章 论文写作中的误区和技巧
第7章 撰写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
第8章 博士之后,路在何方?
作者简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上周三的时候凌晓峰教授来我们学校做“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学术报告,汇报完毕后他现场签名售书,虽然我当时没有买一本,不过好在还是有人买的,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大致过了一遍,觉得比较浅显,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痕迹明显,口语化太严重。不过,还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摘...

评分

上周三的时候凌晓峰教授来我们学校做“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学术报告,汇报完毕后他现场签名售书,虽然我当时没有买一本,不过好在还是有人买的,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大致过了一遍,觉得比较浅显,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痕迹明显,口语化太严重。不过,还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摘...

评分

上周三的时候凌晓峰教授来我们学校做“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学术报告,汇报完毕后他现场签名售书,虽然我当时没有买一本,不过好在还是有人买的,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大致过了一遍,觉得比较浅显,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痕迹明显,口语化太严重。不过,还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摘...

评分

上周三的时候凌晓峰教授来我们学校做“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学术报告,汇报完毕后他现场签名售书,虽然我当时没有买一本,不过好在还是有人买的,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大致过了一遍,觉得比较浅显,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痕迹明显,口语化太严重。不过,还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摘...

评分

上周三的时候凌晓峰教授来我们学校做“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学术报告,汇报完毕后他现场签名售书,虽然我当时没有买一本,不过好在还是有人买的,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大致过了一遍,觉得比较浅显,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痕迹明显,口语化太严重。不过,还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摘...

用户评价

评分

#研究森的自我修养# 计算机科学领域(特别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向)的科研方法论,值得所有CS硕/博士一读。回答了“研究者做什么”,“怎样成为一名研究者”,“导师对于你的期望”等攻读学位期间的核心问题。站在硕博生涯的交界处,这本书纠正了我不少错误的观念,既是总结也是前导。 插播花絮一则:前几天有机缘见到了作者之一并且要到了签名,满悦:)

评分

虽然标题略有浮夸,但内容还是很实用的。

评分

候车速读

评分

虽然标题略有浮夸,但内容还是很实用的。

评分

方法论书籍。 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忌讳就是根据不完全的材料,先提炼出一个理论框架,然后把随后发现的所有材料都粗略解释之后,塞进这个理论框架里。这样的结果就是,偏离了真实世界的图景。 总的来说,人所提出的理论都试图完美解释世界,就像是曾经的巴别塔试图接近苍穹之顶。 而今的科学理性范式思维主导下的人却忘了,人类对于世界之本质的认识还在途中。但许多人却已深陷科学至上主义的金鱼缸中而不见森林。以为科学即是终极的理论框架,甚至出现了科学的宗教。其实,唯有超越你眼目所见,方能觅得世界之本原。 与科学理论相对的,是启示的理论。 启示的理论却是终极真理的自我选择性的彰显,涵盖了已知与未知(人类及其延伸工具所不能涵盖的领域,例如灵界)的领域,并能解释关乎人的核心问题(苦难,价值,归宿等),且与未受罪的污染之理性没有矛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