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方法导论

史学方法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傅斯年
出品人:
页数:18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2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60981
丛书系列:蓬莱阁丛书
图书标签:
  • 傅斯年
  • 史学
  • 历史
  • 史学理论
  • 方法论
  • 中国近代史
  • 社会科学
  • 蓬莱阁丛书
  • 史学方法
  • 学术研究
  • 历史学
  • 方法论
  • 文献分析
  • 历史思维
  • 学术写作
  • 研究设计
  • 史料考证
  • 史学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史学方法导论》系作者(傅斯年)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义稿。原书七讲,现仅存第四讲,原“拟目”保留供读者参考。编者还从《傅斯年全集》中选录了十篇与其史学理论相关的文章。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致蔡元培:论哲学门隶属文科之流弊、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等。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读傅斯年的史学思想
史学方法导论
拟目
史料论略
第一章 史料之相对的价值
第一节 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
第二节 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
第三节 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
第四节 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
第五节 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
第六节 本事对旁涉
第七节 直说与隐喻
第八节 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
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
致蔡元培:论哲学门隶属文科之流弊
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
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
评《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附录:《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发刊词
考古学的新方法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
附录一: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第一期
附录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章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史学方法导论》是傅斯年先生关于史学理论的一本代表作,与今日我所读并讲所谈的《史学方法导论》,只是同名而实异,内容甚有不同。现今名为《史学方法导论》的史学“入门”书籍实际是将同名原书中唯一留存的第四讲《史料论略》与傅先生曾写的十二篇论文合集而成。实际上,如...

评分

09年刚考上研的时候读的这个书,人大出版社的,很糟糕…… 所收的文章杂而无当,不成系统。内容芜杂不算,居然连排版校字都乱七八糟,英文汉文皆然!不仅文中错漏百出,连标题都能把你搞晕……《说<广陵之曲江>》中加在“广陵之曲江”上的书名号是什么意思。堂而皇之在封面上...  

评分

09年刚考上研的时候读的这个书,人大出版社的,很糟糕…… 所收的文章杂而无当,不成系统。内容芜杂不算,居然连排版校字都乱七八糟,英文汉文皆然!不仅文中错漏百出,连标题都能把你搞晕……《说<广陵之曲江>》中加在“广陵之曲江”上的书名号是什么意思。堂而皇之在封面上...  

评分

《史学方法导论》是傅斯年先生关于史学理论的一本代表作,与今日我所读并讲所谈的《史学方法导论》,只是同名而实异,内容甚有不同。现今名为《史学方法导论》的史学“入门”书籍实际是将同名原书中唯一留存的第四讲《史料论略》与傅先生曾写的十二篇论文合集而成。实际上,如...

评分

《史学方法导论》是傅斯年先生关于史学理论的一本代表作,与今日我所读并讲所谈的《史学方法导论》,只是同名而实异,内容甚有不同。现今名为《史学方法导论》的史学“入门”书籍实际是将同名原书中唯一留存的第四讲《史料论略》与傅先生曾写的十二篇论文合集而成。实际上,如...

用户评价

评分

稍有借鉴意义

评分

多年不读中国书!

评分

高中读的,非常赞同“史学即史料学”这一观点。翻炒历史理论是政治家的事,不是历史学家该干的勾当。

评分

傅斯年的书,总是语言精练但是思维开阔,非常好

评分

刚上大学时看到“史学即史料学”其实是很难接受的。特别是傅斯年本人仿佛受兰克史学影响尤深。现在感觉会好一些,以及贵系到现在都能感受到傅斯年留下的持久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