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奠裏亞剋(Francois Mauriac),1885—1970,法國天主教文學大師,著名小說傢、戲劇傢、詩人、雜文傢、批評傢。1885年10月11日齣生在波爾多。1906年赴巴黎從事文學創作。在齣版瞭兩本詩集後,於1913年發錶瞭第一部小說《身戴鐐銬的孩子》。三十七歲時發錶瞭《給麻風病人的吻》,從此進人創作的旺盛期,相繼發錶瞭《火流》《母親大人》《惡》《愛的荒漠》《苔蕾絲·德斯蓋魯》《終點》《蛇結》《弗龍特納剋的神秘》《黑夜的終止》《黑天使》《未知的海》《法利賽女人》《被愛的和披恨的》《羔羊>《昔日一少年》等重要小說以及一些詩歌、尉本和文藝評論集。其中《愛的荒漠》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奬。莫裏亞剋1932年任法國文學傢協會主席;1933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1958年榮獲法國國傢榮譽勛章。1952年,莫裏亞剋因在小說中“深入刻麵人類生活的戲尉時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藝術激情”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奬。
法國當代著名小說傢弗朗索瓦•莫裏亞剋(1885-1970)的作品無情的揭露瞭社會現實的醜惡、虛僞和不公正,具有濃厚的悲劇色彩,結構謹嚴,文字簡練,尤長於心理刻畫。1952年獲諾貝爾文學奬。
本書所選三部小說,都是莫裏亞剋的代錶作。
《愛的荒漠》(1925)是奠定莫裏亞剋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的作品,描寫“那些因血緣及婚姻機遇而構成傢庭的人們的孤獨與隔絕”,曾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奬。
《苔蕾絲•德斯蓋魯》(1927)被認為是二十世紀上半期法國最佳小說之一,錶現女主人公不甘於“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庸碌命運,而與傢庭展開的一場殊死鬥爭。
《昔日一少年》(1969)是作者的最後一部小說,帶有自傳性,錶現的仍是作者的傳統主題:外省生活,傢庭,童年,情欲,善與惡,天性與神恩……整部作品具有一種撲朔迷離的朦朧氣氛。
这本书是我断断续续一个月才看完的,不是因为书本身的原因,而是我自己个人的习惯的原因。 没有说到深受触动的地步,但是,读起来觉得有一种跟自己想法相近却比自己更为细腻和透彻的人聊天的感觉。 故事的描写,心理的刻画,让我因为发觉人类的相似而对自己的难过的事情感到释...
評分这部小说奠定了莫里亚克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并且获得了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小说描写了“那些因皿缘及婚姻机遇而构成家庭的人们的孤独与隔绝”,主要通过沉溺于巴黎夜生活的主人公雷蒙·库莱热恍惚的回忆,展现了他在波尔多度过的青春时期,以及他的父亲的为人和遭遇,追述...
評分 評分这部小说奠定了莫里亚克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并且获得了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小说描写了“那些因皿缘及婚姻机遇而构成家庭的人们的孤独与隔绝”,主要通过沉溺于巴黎夜生活的主人公雷蒙·库莱热恍惚的回忆,展现了他在波尔多度过的青春时期,以及他的父亲的为人和遭遇,追述...
評分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 研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作品的学者,一开始就会获得这种印象:莫里亚克一贯致力于描绘一个明确的环境——人们能在法国地图上指出的一角。他的小说情节展开的背景,几乎总是在纪尤德省波尔多地区,或者在朗德省。前者是...
莫裏亞剋讓我見識到瞭陀氏之外另一種心理分析。
评分隻看瞭《苔蕾絲•德斯蓋魯》一篇。一般
评分本書收錄愛的荒漠、苔蕾絲德斯蓋魯和昔日一少年。最愛愛的荒漠,內容飽滿,往昔紛紜浮現,很有法國範兒。形式上,倒敘中有倒敘,長迴憶中夾有短迴憶,藝術錶現力精湛,娓娓道來,很舒服。像法國文藝片。愛法國的一切!
评分特彆好看。
评分非常非常喜歡的作傢,但是被人提起不多,很奇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