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理性的中国

人文与理性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422
译者:程嫩生
出版时间:2007-01-01
价格:5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37624
丛书系列: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思想史
  • 历史
  • 人文与理性的中国
  • 新儒家
  • 思想
  • 歷史
  • 哲学
  • 人文
  • 理性
  • 中国
  • 文化
  • 思想
  • 传统
  • 哲学
  • 现代性
  • 社会
  • 文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此书为《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之一种,由19篇论文组成,涉及先秦到当代中国,体裁有专论、书评、条目和序跋,讨论的主题集中在中国思想史,具体内容如下:中国古代的轴心期突破、魏晋时期的个人主义和新道家运动、唐宋转型中的思想突破、清代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初论、对十七世纪中国思想转变的阐释、戴震与朱熹传统、戴震的选择、章学诚对抗戴震、、孙逸仙的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商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二十世纪中国的激进、二十世纪中国国史概念的变迁、民主观念和现代中国精英文化的式微、中国史学思想反思等。

作者简介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墅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退休,现居美国。

目录信息

编者序言
1.天人之际(2003年)
2.魏晋时期的个人主义和新道家运动(1985年)
一、汉末社会关系的危机
二、个人的发现
三、儒家向新道家的转变
四、清谈中的个人主义
五、道家个人主义与儒家礼教之间的调解
3.唐宋转型中的思想突破(1994年)
4.田浩《儒家论说和朱熹的优势》序(1992年)
5.重访焦竑的思想世界(书评)(1988年)
一、与过去对话的思想史
二、焦竑生平的若干事实
三、焦竑在历史透视中的融合
四、“考证”无佐证
五、“连续性狂热”
六、结构主义者还原
6.清代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初论(1975年)
一、问题的提出
二、清代思想史上的汉宋之争
三、宋学的两个概念
四、新儒学:新的分期设想
附录:中国思想史上的智识论和反智论
7.对17世纪中国思想转变的阐释(书评)(1980年)
8.戴震与朱熹传统(1982年)
9.戴震的选择——考证与义理之间(1989年)
10.章学诚对抗戴震——18世纪中国智识挑战与回应的研究(1996年)
一、初晤
二、寻找智识基础
三、“六经皆史”
四、朱与陆:两种智识谱系
11.黄进兴《18世纪中国的哲学、考据学和政治:李绂和清代陆王学派》序(1995年)
12.桐城派(词条)(1986年)
13.孙逸仙的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1989年)
一、孙逸仙思想的来源
二、19世纪中国思想的发展
三、经世学派对孙的思想的影响
四、三民主义的传统遗产
14.商业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国历史上商入文化演变研究(1997年)
15.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2000年)
16.20世纪中国的激进化(1993年)
一、重新解释与发现
二、激进主义
三、知识的社会学
四、从中心到边缘
五、结论
17.20世纪中国国史概念的变迁(1994年)
18.民主观念和现代中国精英文化的式微(1997年)
19.中国史学思想反思(2002年)
20.在2006年克鲁格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大家就是大家,我才看了前三章,觉得真有意思啊。 原来中国古代也有个人主义啊。近来很关注中国究竟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还是什么主义的社会,看了余英时讲的魏晋时期中国的个人主义,觉得真是很开眼界啊,比如通常讲中国画都是画的情境,向许烺光讲的情境主义那样,但是余英...

评分

大家就是大家,我才看了前三章,觉得真有意思啊。 原来中国古代也有个人主义啊。近来很关注中国究竟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还是什么主义的社会,看了余英时讲的魏晋时期中国的个人主义,觉得真是很开眼界啊,比如通常讲中国画都是画的情境,向许烺光讲的情境主义那样,但是余英...

评分

大家就是大家,我才看了前三章,觉得真有意思啊。 原来中国古代也有个人主义啊。近来很关注中国究竟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还是什么主义的社会,看了余英时讲的魏晋时期中国的个人主义,觉得真是很开眼界啊,比如通常讲中国画都是画的情境,向许烺光讲的情境主义那样,但是余英...

评分

大家就是大家,我才看了前三章,觉得真有意思啊。 原来中国古代也有个人主义啊。近来很关注中国究竟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还是什么主义的社会,看了余英时讲的魏晋时期中国的个人主义,觉得真是很开眼界啊,比如通常讲中国画都是画的情境,向许烺光讲的情境主义那样,但是余英...

评分

大家就是大家,我才看了前三章,觉得真有意思啊。 原来中国古代也有个人主义啊。近来很关注中国究竟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还是什么主义的社会,看了余英时讲的魏晋时期中国的个人主义,觉得真是很开眼界啊,比如通常讲中国画都是画的情境,向许烺光讲的情境主义那样,但是余英...

用户评价

评分

英文转录的译著总不如余先生自己的中文史笔亲切痛快。内容一如既往地好。

评分

沒有想象中好讀,大致體現了余公對中國思想史的一些核心關懷;《重访焦竑的思想世界(书评)》、《.对17世纪中国思想转变的阐释(书评)》涉及與錢新祖的論戰。

评分

关于天人合一的问题,或许“内向超越”的解释有点单薄。

评分

这套汉译集中,我惟独对这本不感兴趣。

评分

余英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