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在我看来,如今要想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最应关注的问题不是其所建造的或能建造的城市是如何宏伟,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通达;不是其所制造或能制造的家具是如何典雅舒适,仪器、工具或者设备是如何巧妙实用;甚至也与其创造的制度、艺术和科学无关:为了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应该探求的问题是人性类型,也即这种文明产生了什么类型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是文明的产物,正是它揭示了文明的本质和个性,可以说,揭示了文明的灵魂。如果文明造就的男人和女人揭示了文明的本质、个性和灵魂,那么,男人和女人使用的语言则揭示了男人和女人的本质、个性和灵魂。有句关于文学创作的法国谚语如此说到:“风格即其人”。因此,我把三件事: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作为本书前三章的标题,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
《中国人的精神》(全集)是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学术著作首次在中国以中文版的形式结集出版。本书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作,文中配以及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可读性。辜鸿铭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他的多部著作在欧洲出版时都曾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西方人争相购买传阅,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列为了解中国的必读读物。本全集内容包括:《春秋大义》、《尊王篇》和《清流传》等,几乎囊括辜鸿铭作品中的全部精华,是一套非常难得的全面了解辜鸿铭辜鸿铭思想的经典读本。
辜鸿铭(1857~1928)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近代学者、翻译家。他学贯中西,精通9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的牛津运动》等书,被孙中山誉为“中国第一”。他言辞犀利,辩才无碍,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讲儒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交流,讨论世界文化和时事政治,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对辜鸿铭的兴趣源于毛姆的小说,又因芥川的游记,选择再度关注他。一个机缘巧合我买了他的书——《中国人的精神》,花了6小时的涉猎,我看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极至,辜鸿铭,无疑清末让人印象深刻的学者之一。 不知道他的人,这里大概介绍下他的情况。(他那出名的关于一夫...
评分此书放在100年前,也许可以鼓舞中国人,但放在现代,再拿来跟美、英、法、德作对比,好象也不太对劲了。 作者想说,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其他四个民族优秀的精神物质,但具有,不代表四种精神都比别人突出啊,更不代表比别人都优秀啊。所以中国的深沉不如英国,因此中国没贵族...
评分傻瓜们冲进了那天使都不敢涉足的地方 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读完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和《清流传》之后,不说是百感交集,至少也是五味杂陈。有些话如鲠在...
评分辜说,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不同在于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是旧时了吧!倒是会想像出一幅东篱炊烟鸡犬相闻人间之气,或是诗书礼仪谈笑鸿儒的君子之风,这样的悠然中国,真是令人向往啊! 关于中国女人: 以为有了自由,便可肆意任性。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都管不住了,便以为可以...
评分读这本书,你若带着现代人的眼光去俯视,看到的只是一个痴狂的老头执拗地抱着没落帝国肌无力的大腿,以及一些带着护短似的孩子气的观点; 而当你委身相就于作者所处的世界大时代背景下,读出的就是一个固执的儒者,在无数华人精英们奋力鼓吹西化的浪潮中,静立一隅,冷眼旁观...
本来是想看《春秋大义》的,找了一本,都快看完了才发现是《中国人的精神 贰》。。我说怎么写的都是关于外国的呢。不知道图书馆里面的一到哪里去了!
评分这个版本翻译比较恶心
评分我准备用十年时间来细看的 书
评分辜老就是我的代言人
评分一册为民,二册为臣,三册为国。精辟独到、一针见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