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 余秋雨

文化苦旅- 余秋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文学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2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71266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余秋雨
  • 文化
  • 散文
  • 旅行
  • 思考
  • 游记
  • 中国文学
  • 深度
  • 文化散文
  • 余秋雨
  • 旅行文学
  • 人文思考
  • 历史反思
  • 中国传统文化
  • 心灵之旅
  • 文学随笔
  • 东方哲学
  • 精神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选入人教版中学教材)《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2006年12月,“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余秋雨以14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引发广泛关注。

目录信息

自序   道士塔   莫高窟   阳关雪   沙原隐泉   柳侯祠   白莲洞   都江堰   三峡   洞庭一角   庐山   贵池傩   青云谱随想   白发苏州   江南小镇   寂寞天柱山   风雨天一阁   西湖梦   狼山脚下   上海人   五城记   牌坊   庙宇   夜航船   吴江船   信客   酒公墓   老屋窗口   废墟   夜雨诗意   笔墨祭   藏书忧   腊梅   家住龙华   三十年的重量   漂泊者们   华语情结   这里真安静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 生命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探询不断追求的过程,人总要向前走的。不管他走路的姿态和方式是怎样的,只要他还没有放弃努力和希望,总会越来越好的。 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如果这个民族本身的精神...  

评分

从多年前此书出版到现在,余秋雨已经被批成了文化圈的伪君子.跳梁小丑.混饭吃的流氓~~~~~~ 说句良心话,他写得没有大家所说的不堪.批评指责其考证马虎还算公允;那挖人丑事揭人伤疤就不是君子所为了.就算余秋雨以前很不光彩,也是可以原谅的,那阵又有几个人能坚守正道呢?而文...  

评分

网上有很多评价,对于这本书,对于余秋雨。有的客观,有的就难说。 对于我自己来说,枕头边是很少长时间放一本书的,但这本书在枕头边放了有近半年时间。 一方面是这本书不是那么容易读完,另一方面,自己想从其中得到更多的回味。 还记得第一篇,写的是敦煌莫高窟。对...  

评分

文字摘抄: 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2.真正结束中国文革灾难的,是唐山大地震。中国,突然窥得了人类生存的底线。 3.路,就是书。 4.中华文明的三条天地之线,是黄河,长江,长城。 5.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产生于异态对接中。小文在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 6.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  

评分

即便像吃过苍蝇一样,想起来就想抽自己两巴掌,但是不得不承认,文化苦旅这本书,是我人文启智的一本读物。 就好比读者文摘,矫情归矫情,只要你是这个年代的,说自己没受过影响,鼻子会变长的。 问过很多朋友,结果也是一样。 读文化苦旅,当初的自己,总是...  

用户评价

评分

想起这本我初一读过的书,当时给我感觉不懂作者的情怀到底是什么,现在应该找出来再读一次

评分

老师说不要模仿,因为没人生经历的我们是写不出的。

评分

初中时看的盗版,盗且无道,错别字很多.

评分

余秋雨哭了

评分

忘了从哪里吃来的安利还买了实体书,只记得是挺久之前的有可能是上大学之前。前面西北部分的游记是真的惊艳,后来写到江南一带就有点提不起劲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南方人所以觉得司空见惯而对西北有新鲜感,再后面写的一些散文或者杂文,就更不怎么好看了……但信客那篇我还是挺喜欢的。虚实相生,也没当多严肃的来看,权当是听个故事,听个人的看法,要严谨要考究不如去看史书专著啦,所以就如后记说的,随便翻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