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艾氏为印证事实,订正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1980年8月特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长谈十余次。
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等,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
书中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授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
一耽学堂是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赢利性的民间公益组织。2000年12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首都院校青年学子在京共同参与成立。主要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普及基础汉语,推介中文思想。
明心师兄知道我在迷茫中难以从出世与入世中找到路途,特别推荐了《这个世界会好吗?》。可惜一直忙乱,未曾下手寻来。6月初终于在当当买到回家。 包装完毕,也不上网,也不电视,写完日记,在昏灯孤影中,一杯清茶,三两花生,丝竹不响,正形端坐,细细漫读…… 又:...
评分小满 08.4.11 我一直认为文章体现的是作者的理想,而生活则是文章打了折扣。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圣人而今天没有的原因--我们看了他们的文章就以为他们就是那样的人,实际如果孔子、老子活在今天,肯定不会有那么高的地位,我们会发现他们也就是普通人,或者最多...
评分如说溟溟之中自有一种缘分存于世间,我还是信的。自幼跟爷爷奶奶长大,居于“梁莹小区”,出小区上山不过10几分钟便是梁漱溟之墓,而且我求学之所在的高中——“邹平一中”便是昔日梁老创建的“乡村教育学院”。年幼无知时自以为尊大,目中无人,对教育制度又多有诟病,自然...
评分一 很多人知道梁漱溟,不是因为他的邹平实验,也不是因为他的著作,而是因为他和毛主席的吵架。在那个年代,谁人竟敢和毛主席吵架?恐怕也只有梁氏一人。 建国以后的政治气氛,一直是颇为紧张的。即便在公认较为宽松的50年代,其实也很难容忍思想上异端的存在。我们常常有...
想到深圳过关时,安检警察贸然打开旅客的行李并撕坏包装,并且用极其鄙夷的态度和疑问句式当众念了一遍书名,我就想,这个世界不会好的。
评分关键时刻就来省略号很不爽。梁如果活到今天还会对这个社会乐观么???
评分想到深圳过关时,安检警察贸然打开旅客的行李并撕坏包装,并且用极其鄙夷的态度和疑问句式当众念了一遍书名,我就想,这个世界不会好的。
评分实在是读不出什么味道,内容散乱,观点也没什么意思,涉及到政治的部分还都很五毛。最不能忍的是看一页掉一页,三联书店也会卖这种残次品。
评分不是对梁漱溟有兴趣这本书没必要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