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访谈录

中国工人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贾樟柯
出品人:
页数:265
译者: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13792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贾樟柯
  • 访谈
  • 工人
  • 社会
  • 二十四城记
  • 记录
  • 中国
  • 社会学
  • 中国工人
  • 访谈录
  • 劳工
  • 社会纪实
  • 职场人生
  • 时代记忆
  • 基层劳动者
  • 工人生活
  • 口述历史
  • 社会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08年,导演贾樟柯带领摄影队前往成都,拍摄一部名为《二十四城记》的电影。

1958年,按照毛泽东 “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时代码为"111”的沈阳飞机发动机修理厂,奉命内迁西南,前往成都组建代码为"420”的保密军工厂,即后来的“成发集团”。至此,三千多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告别沈阳,踏上了千里西去之路。

2008年,曾经拥有三万职工,十万家属的“成发集团”将土地转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这座承载着三代工人,五十年历史记忆的工厂,将在一年内拆毁,一座名为“二十四城”的商业楼盘在这块土地上拔地而起。

拆迁前,导演贾樟柯深入"420”厂拍摄,对近100位工人进行了采访。他将这些访谈整理成文,为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书中长达五十年的工业记忆象一道划痕,让我们了解到,是谁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

作者简介

贾樟柯,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

主要导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其中《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著有《贾想》一书。

目录信息

序:其余的都是沉默
第一辑 工人访谈
采访1:关凤久 男 77岁   原420厂书记
采访2:朱继东 男 51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3:侯丽君 女 54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4:陈克勤 男 58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5:高 翔 女 46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6:沈建光 男 64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7:万孝虎 男 42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8:释隆恩 女 30多岁  原420厂职工子女
采访9:黄 雨 女 49岁  望江化工厂老职工
采访10:赵 刚 男     成都电视台综合频道主持人
第二辑 电影人物访谈
采访11:大 丽 吕丽萍 饰
采访12:宋卫东 陈建斌 饰
采访13:小 花 陈 冲 饰
采访14:苏 娜 赵 涛 饰
3,贾樟柯序(见附件)
4,贾樟柯电影作品年表
2008年
二十四城记(103分钟,故事片)
河上的爱情(19分钟,故事片)
2007年
无用(80分钟,纪录片)
2006年
东(70分钟,纪录片)
三峡好人(105分钟,故事片)
2004年
世界(108分钟,故事片)
2002年
任逍遥(113分钟,故事片)
2001
公共场所(31分钟,纪录片)
狗的状况(5分钟,纪录片)
2000
站台(193分钟/154分钟,故事片)
1998
小武(107分钟,故事片)
1996
小山回家(50分钟,故事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经过一个礼拜的见缝插针,昨晚,结束了贾樟柯《中国工人访谈录》,我是个纯四川人,这本书让我有一些小感动。 这本书记录了些什么?记录了一个蹉跎社会的某些犄角旮旯、记录了平凡人物在大浪淘沙的岁月中的麻木与无奈。 除了后面虚构的几个访谈,前面的受访者似乎都敞开心扉,...  

评分

经过一个礼拜的见缝插针,昨晚,结束了贾樟柯《中国工人访谈录》,我是个纯四川人,这本书让我有一些小感动。 这本书记录了些什么?记录了一个蹉跎社会的某些犄角旮旯、记录了平凡人物在大浪淘沙的岁月中的麻木与无奈。 除了后面虚构的几个访谈,前面的受访者似乎都敞开心扉,...  

评分

路是怎样走过来呢——为了不同的原因千里迢遥迁居流徙,发展工业人人面对笨重大机器有自己的岗位自己的专长,工业息微让路给商业地产市民生活遽然转变,这些大概是香港神话的陈腔故事,而远在四川成都以上的陈述也有吻合之处。 当代中国大陆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和...  

评分

电影和书我都看完了,但说到写点感想总觉得很难,中国工人的当代生活,本身话题就非常沉重,更何况工人阶级从荣耀的“领导阶层”以降就集体从公众记忆中消失许久了呢。说起工人我可能会从王进喜、时传祥一下就跳到下岗、失业,中间工厂的转型,工人生活的转变是空白的,是...  

评分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所有涉及到“子弟”、“三线”、“我们厂”的叙事,都会自动从万千信息的洪流中跳将出来,扎着我的眼睛,揪着我的注意力。这种关注感,是少年之后离开了厂矿,进入到一个更大的、他者的世界中才形成的能力——仿佛终于穿上了一件新衣服,它质地粗糙、气味清...  

用户评价

评分

比那部电影丰富多了。

评分

已购。工厂,几乎是父辈的集体记忆,而这记忆中还包括了文革。这本访谈里关于文革的部分很鲜活了。

评分

体制化进程中的集体记忆

评分

对贾樟柯的感觉,不是喜欢,是钦佩。无论影像、文字还是姿态,有深深的关切,而且沉稳。

评分

贾樟柯身上同时具有作家的敏感和导演的慧眼,使得我们能读到这本书,读到书中人物在言说之外的巨大沉默,以及其中所隐含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