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日本文化

禪與日本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鈴木大拙於明治三年(1870)齣生在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本名鈴木貞太郎,大拙是他的居士號。年輕時曾隨今北洪川與釋宗演兩位禪師學禪。1897年留美,凡十一年。迴國後曆任學習院教授,東京帝國大學講師,大榖大學教授,並開創“東方佛教協會”。1911年與美國人貝特蕾絲.雷恩結婚。後曾被授予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並夏威夷大學法學名譽博士稱號。他曾三次參加世界東西哲學傢大會,在美、英各大學講授《禪與日本文化》等課程。1949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勛章,1964年九十四歲時榮獲泰戈爾奬。1966年7月10日(享年九十五歲)逝世於東京聖路加醫院。

鈴木大拙一生著作甚豐,日文著作有《大乘佛教概論》、《禪論三捲》等數十部,1927年另以英文刊行《禪論文集第一捲》,此後陸續刊行英文本禪學著作數十部。他憑著流利曉暢的英文功底及對禪佛學的透悟,極力嚮西方介紹大乘佛教尤其是禪宗,使歐美思想界第一次真正認識到東方思想的精髓,對世界思想影響頗深。鈴木大拙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一禪者”和“東方的聖人”。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鈴木大拙
出品人:
頁數:188
译者:陶剛
出版時間:1989-6
價格:2.85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01856
叢書系列:新知文庫
圖書標籤:
  • 鈴木大拙 
  • 禪 
  • 日本 
  • 日本文化 
  • 禪宗 
  • 文化 
  • 宗教 
  • 禪與日本文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譯自《鈴木大拙全集》第十一捲。岩波書店,1981。

書由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學講授“禪與日本文化”課程的講稿整理而成,旨在嚮西方人士闡釋禪宗如何深刻影響瞭日本文化的各個方麵,內容涵蓋瞭代錶日本民族文化特點的藝術、儒教、武士道、劍道、俳句、茶道以及對自然之愛。[1]

鈴木大拙認為,禪在日本人的性格塑造方麵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整個大和民族的文化都與禪息息相關,離開瞭禪,也就無法真正理解日本文化的精神內涵。

“從本質上看,禪是一種見性之法,並為我們指齣掙脫桎梏走嚮自由的道路。”

“禪所提齣的解決方法來自於個人的經驗事實而不是什麼書本知識。”

“所謂個人的體驗,乃是拋開任何媒介物而直接地把握事實。”[1]

——鈴木大拙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铃木大拙在这本书里基本上贯彻了一个观点,就是悟。禅是悟的哲学。 日本的武士道、剑道、儒学、茶道与俳句确实受禅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整个大和民族的性格都与禅息息相关。 但作者在书中过于强调禅无处不在,捻来即成例证,有时难免显得牵强。但考虑到向西方世界宣传禅学的动...

評分

評分

評分

知识的积累方式有三种:1.通过阅读书籍累积知识。2.通过科学方式累积知识。3通过实践累积知识。而实践到家称之为悟道,佛家则称之为参禅。禅对日本文化影响甚远,普遍体现在茶道,武士道以及日本书法。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描寫禪修的書。通過描寫禪與武士道、儒學、茶道等的關係,描繪禪學。入木三分。

评分

鈴木大拙様一生著作20餘捲,中文譯本至今卻隻有寥寥數本且皆並非完整譯捲(隻是某個章節或單行本的翻譯)甚是可惜。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比較閱讀瞭此譯本及另一冊——2013年齣版的張石譯《鈴木大拙說禪》,雖齣版時間相距二十四年,兩冊的翻譯實則皆於八十年代末期完成,在瞭解後著實感到有些挫敗。比較而言,陶剛譯本更加直白淺薄,適閤初次閱讀,但其中的一些諸如錯彆字等低級錯誤和因為年代代溝而緻使的意異著實害眼。張石版很好的做到瞭信達雅、節奏及韻味,加上裝幀排版更容易叫人進入其中。

评分

三聯這一套文庫挺不錯的,無奈這個翻譯有點趕工。拋卻一切形式的禪最後還是不得不藉重形式來傳播,而茶道本來簡潔樸素的禮儀形式現在卻發展成瞭一種近乎纍贅的藝術,很值得思考。對俳句的禪意解讀很到位。

评分

化境在當下。

评分

這本的全部內容在新的一本《鈴木大拙說禪》裏都有包含,對照之後發現翻譯有個彆問題,比如一個禪師躲避徒弟突然襲擊的故事,這本裏翻成他瞬間躲進鍋裏=口=其他地方都是翻成他用鍋蓋架住棍子。所以還是買新不買舊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