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二十讲

中国京剧二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骆正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1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22149275
丛书系列:传统文化通识讲座
图书标签:
  • 京剧
  • 文化
  • 艺术
  • 戏曲
  • 戏剧
  • 2019读
  • 京剧
  • 戏曲
  • 中国戏曲
  • 传统文化
  • 艺术
  • 表演艺术
  • 文化
  • 历史
  • 戏曲理论
  • 中国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京剧艺术的知识普及读物。书中既有对京剧发展历程、剧目、流派、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等常识介绍,更有作者充分调动其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对戏曲界名家、名剧展开的深入、贴切、独到的分析,是一本透过京剧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骆正,1935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文艺心理学、戏曲审美心理学和书法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曾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表彰奖状。

骆教授一贯致力于中国戏曲的研究和传播:他在北京大学开设的“传统戏曲欣赏”课程,场场座无虚席;他参与组织了一系列的戏曲推广活动,“京剧文化活动周”等深受社会好评。近来还在电视连续剧《梅兰芳》中客串扮演了学者罗瘿公。

出版有《心理学词典•生理心理学分卷》《华夏简明百科全书•文艺心理学分卷》《情绪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等专著。

目录信息

第一讲 戏曲的历程
001_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005_昆剧的形成及其特点
010_清代戏曲及京剧的崛起
第二讲 京剧概论
013_京剧的形成
014_京剧的基本特征
017_四种基本形式
027_四大行当
032_三种舞台造型
第三讲 京剧的剧目与流派
038_按表演形式分类
042_按行当分类
046_其他分类
048_京剧的流派
第四讲 京剧的特性与代表戏
060_历史性和历史戏
061_政治性和政治戏
063_伦理性与伦理戏
069_情感性与爱情戏
071_科学性与心理戏
076_文学性与戏的文学色彩
079_其他两类典型戏剧
第五讲 京剧与审美心理学
087_视觉审美
091_听觉审美
093_思维与审美
094_美感产生原理
096_情感与审美
097_个性与审美
第六讲 戏曲大师的审美观
099_李渔与《闲情偶寄》
101_汤显祖与沈璟的争论
103_齐如山的戏曲理论与实践
105_盖叫天的表演理论与实践
第七讲 关汉卿研究
111_关汉卿戏曲创作特点
113_关汉卿作品赏析
第八讲 梅派及梅兰芳研究
127_戏曲的审美与形相的直觉
134_戏剧的综合表演与完形心理学
138_戏曲的程式化与心理距离
144_戏曲心理学的几个问题
第九讲 程派及程砚秋研究
149_独成一派的程氏唱腔
153_程氏悲剧
158_多番“取经”
第十讲 麒派及周信芳研究
163_麒派戏曲四观
164_麒派的形成和发展
165_麒派的三大艺术魅力
167_麒派的两大艺术特点
168_京派与海派的争与合
第十一讲 荀派及荀慧生研究
172_戏剧中几类女性的心理特点
173_大家丫鬟——《西厢记》里的红娘
176_小家碧玉——《梅龙镇》里的李凤姐
第十二讲 《群英会》赏析
181_群英聚会
185_蒋干偷信
186_曹操上当
187_草船借箭
188_蒋干犯傻
190_周瑜打黄盖
190_孔明借风
192_问题和启示
第十三讲 《贵妃醉酒》赏析
195_不同心理类型者欣赏《贵妃醉酒》
199_《贵妃醉酒》的矛盾及所隐喻的问题
205_梅兰芳对《贵妃醉酒》的四大改革
第十四讲 《打渔杀家》赏析
211_剧情冲突环环相扣
215_心理刻画细腻动人
221_节奏把握起伏分明
225_绝妙的丑角念白
230_《打渔杀家》中的唱
第十五讲 《失•空•斩》赏析
233_《失街亭》——错误的军事部署
235_《空城计》——两个老人的心理暗战
238_《斩马谡》——挥泪严军纪
240_问题和启示
第十六讲 《玉堂春》赏析
249_《女起解》——悲剧的喜剧化表演
254_《三堂会审》——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
257_问题和启示
第十七讲 《四郎探母》赏析
261_四郎思母
266_亲情大于敌情
266_探望亲人
268_朝廷与家庭
270_瑜中之瑕

第十八讲 《四进士》赏析
274_巧合与必然的剧情脉络
277_复杂鲜明的人物性格
279_唇枪舌剑、步步紧逼的念白
283_问题和启示
第十九讲 《赤桑镇》赏析
288_“嫂娘”的愤怒
289_包公的痛心
290_情与理的冲突
293_唱念的艺术特色和力量
295_问题和启示
第二十讲  《盘丝洞》赏析
297_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创新
304_在丰富剧情方面所做的努力

◎ 精彩选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潜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词儿。封建官场中你来我往,觥筹交错间,皆有暗地路数。如何拿捏妥当,全凭各自修炼道行。因此无论庙堂还是民间,皆透着一股江湖气。而京剧,亦原属市井文化,而非如今仿佛一提,便令人感觉高高在上的 “不接地气儿”。 从它的取材来...

评分

潜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词儿。封建官场中你来我往,觥筹交错间,皆有暗地路数。如何拿捏妥当,全凭各自修炼道行。因此无论庙堂还是民间,皆透着一股江湖气。而京剧,亦原属市井文化,而非如今仿佛一提,便令人感觉高高在上的 “不接地气儿”。 从它的取材来...

评分

潜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词儿。封建官场中你来我往,觥筹交错间,皆有暗地路数。如何拿捏妥当,全凭各自修炼道行。因此无论庙堂还是民间,皆透着一股江湖气。而京剧,亦原属市井文化,而非如今仿佛一提,便令人感觉高高在上的 “不接地气儿”。 从它的取材来...

评分

潜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词儿。封建官场中你来我往,觥筹交错间,皆有暗地路数。如何拿捏妥当,全凭各自修炼道行。因此无论庙堂还是民间,皆透着一股江湖气。而京剧,亦原属市井文化,而非如今仿佛一提,便令人感觉高高在上的 “不接地气儿”。 从它的取材来...

评分

潜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词儿。封建官场中你来我往,觥筹交错间,皆有暗地路数。如何拿捏妥当,全凭各自修炼道行。因此无论庙堂还是民间,皆透着一股江湖气。而京剧,亦原属市井文化,而非如今仿佛一提,便令人感觉高高在上的 “不接地气儿”。 从它的取材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还不错,垫了点底儿

评分

枯燥,每一章都没有重点,百科全书式的科普。

评分

一本普及常识的书,偏又把赏析部分做的那么枯燥。

评分

入门可读。

评分

很好的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