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讲述二战期间,波兰被纳粹德国攻陷。年轻的波兰骑兵军官拉维奇从战场归来,却落入了苏联人手中,被诬以间谍罪,获刑二十五年,被押至西伯利亚的集中营服苦役。
在严寒冰封的西伯利亚,包括拉维奇在内的大批囚徒历经三个月的跋涉,抵达303营地。漫长的苦刑就此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意想不到的贵人相助之下,拉维奇燃起了出逃的念头。他找到六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众人协力,精心策划了逃亡行动。
1941年4月,他们成功逃离集中营,随后一路往南徒步疾行。接下来的十一个月,他们走出西伯利亚,横穿无人戈壁,闯过藏区雪域,翻越喜马拉雅,最终抵达印度。
这个源自真实事件的故事,自1956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震撼、感动并鼓舞了亿万读者。
斯拉沃米尔·拉维奇, 生于1915年9月。自1932年起在华沙研习建筑学。1937年加入波兰后备军。1939年夏天完婚,随后便开赴战场。波兰沦陷后,他落入苏联人手中,被关押入狱,从此告别故土与家人。
二战结束后,他定居英国诺丁汉地区,并在诺丁汉设计中心工作。1947年再婚,与妻子玛乔丽(Marjorie Needham)育有五个孩子。因心脏病影响,他于1975年退休。此后与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并致力于为波兰的孤儿募款。2004年4月,他以年近九十的高龄辞世。
‖我相信,一本书改变一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荒岛共读计划”,荒岛图书馆@扬州我拍我 联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组织大家开始“荒岛共读计划”,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书里面的难点、疑点,共同成为有相同兴趣的书友。 “荒岛共读计...
评分如果进行整体性的定义,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真实的、令现代人膜拜的、关于人性的传奇故事。页页高光的逻辑在于:是血肉之躯的凡人,本着对自由的信念完成了穿越——西伯利亚、蒙古戈壁荒漠、世界屋脊等地球最冷酷生存环境的神迹。使人深思的是,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是什么推动了他...
评分如果进行整体性的定义,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真实的、令现代人膜拜的、关于人性的传奇故事。页页高光的逻辑在于:是血肉之躯的凡人,本着对自由的信念完成了穿越——西伯利亚、蒙古戈壁荒漠、世界屋脊等地球最冷酷生存环境的神迹。使人深思的是,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是什么推动了他...
评分 评分读完《回来的路》这本十几万字的回忆录,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力量能够让一群身陷囹圄的人,徒手穿越冰天雪地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翻山越岭,从茫茫戈壁到浩瀚的沙漠,再到广阔的草原,一路饥寒交迫,万千险阻,绝境重重,竟然没有迷失,经过长途跋涉6500公里,走出了困...
https://www.douban.com/people/shanjuan/status/1937488394/
评分【说唱诗人】 一部很励志的书 从德军的囚禁逃出来 穿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 蒙古,西藏,印度 让人匪夷所思 肉体的生存意志 高于一切奢望 一呼一吸间 人活一口气就足够了 无聊甚至痛苦的生活 却有很大的胃口 把整个人吞噬 再像屎一样拉出来 悲哀之处在于 呼吸就是存在的意义 无需证明自我存在
评分逃出过程平铺直叙,也同欢乐也同愁,没有矫揉造作的氛围渲染,穿越青藏高原甚至有BBC味的玄幻,过于真实得粗糙,从历史回忆录变成了探险,变味变得别扭,但经历还算精彩
评分就像一场电影,把所有不可能的元素和情节汇聚在一起,又真实近乎残忍的向我迎面铺开,讲述了一条艰辛逃亡之路。 最感动的还是关于友情,团结与有爱的生活场景,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克里斯蒂娜死了,就像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被带走了,还有藏区老人和狗儿的热情,以及千山万水这一路的互信与陪伴。
评分“他们跟我谈话,从厨房拿来大块大块的白面包,告诉我再也不用担心了。面包会一直有的。这些保证毫无用处。我依然积攒面包,为下一阶段的逃跑做准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