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出品人:
页数:287
译者: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4473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余秋雨
  • 散文
  • 文化苦旅
  • 中国文学
  • 文化
  • 随笔
  • 爱旅游,爱文化,必读
  • 散文随笔
  • 文化
  • 旅行
  • 散文
  • 历史
  • 哲思
  • 中国
  • 经典
  • 游记
  • 人文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甫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书中多篇文章后入选中学教材。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

新版《文化苦旅》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删掉旧版37篇文章中的13篇,新增文章17篇,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作者简介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

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莱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文化探索的人文学者,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中国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目录信息

新版小叙 001
牌坊 001
寺庙 016
我的山河 025
都江堰 034
道士塔 041
莫高窟 052
沙原隐泉 060
阳关雪 065
西域喀什 070
废井冷眼 080
杭州宣言 090
黄州突围 100
山庄背影 115
宁古塔 133
抱愧山西 148
风雨天一阁 168
鱼尾山屋 181
北极寒夜 201
远方的海 216
谢家门孔 227
巴金百年 245
佐临遗言 271
寻石之路 293
天人对话 307
为妈妈致悼词 32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一次跋涉的苦旅。 这是一次文化的彰显。 黄沙漫天,旌旗猎猎,长河落日,辽阔的中原大地容纳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也落在这山重水复、苍苍茫茫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存封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喷泻而出,文...

评分

写在前面:不是书评,只是我的一段苦旅的记忆。 —————————— 沧桑 现代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穿梭着行尸走肉的灵魂,萎靡的精神和膨胀的肉欲,轻率的死亡,黑色的寓言,轰轰烈烈的爱情在奢华物质的影响下一文不值,狡黠的心,遗忘得飞快的脸,衰老的代价,枕边的谎...  

评分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也曾零星读过里面的一些章节,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去细读。无意之中在室友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当再次捧起这本书的时候,心中似乎少了年少轻狂时的那种浮躁与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岁月积淀下来的宁静,怀着对中国文人和...  

评分

看过的书中,或言辞犀利,入木三分,或诙谐调侃,油嘴滑舌,也可能一本正经,深沉厚重。就文字而言,风格各异、多样的语言形态固然是中文的进步,但优美的修辞似乎正在从我们的阅读中消失。抛却调侃,理性或非理性的精神成为文字传达的唯一主体,当叙事清楚无误时,优美的...  

评分

文字摘抄: 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2.真正结束中国文革灾难的,是唐山大地震。中国,突然窥得了人类生存的底线。 3.路,就是书。 4.中华文明的三条天地之线,是黄河,长江,长城。 5.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产生于异态对接中。小文在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 6.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  

用户评价

评分

是他不敢写了,还是不会写了?是我对他的要求太高了,还是他在我心里的地位太高了?《杭州宣言》一章我几乎读不下去,之前的文人气概哪去了?彷徨哪去了呐喊哪去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余秋雨已经不再“苦”了,他似乎已经脱离行万里路的基层太久了,他世俗了他洗练了,他变成了处变不惊正襟危坐的文化大师,所以以前那些“不成熟”诚恳的全都不见了。始终是平稳的语调,始终是清淡的态度。你老了吗?为何如此暮气沉沉!

评分

这是一本需要在适当的年纪才能读进去的书

评分

提醒自己不要以道德标准和舆论去影响自己对于一本书可读性的判断,时刻提醒自己我在看一本书,而不是审查作者适不适合做女婿。

评分

太多的故作深沉和自以为是,文笔也就那样吧,毫无灵动轻逸可言,更不是沉重沧桑的,旧版里一位豆友评论说是,像失足妇女一样短暂的思考人生,妙哉!

评分

太多的故作深沉和自以为是,文笔也就那样吧,毫无灵动轻逸可言,更不是沉重沧桑的,旧版里一位豆友评论说是,像失足妇女一样短暂的思考人生,妙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