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唐君毅
出品人:
頁數:775
译者:
出版時間:2006-12
價格:79.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500456506
叢書系列:唐君毅著作選
圖書標籤:
  • 唐君毅
  • 哲學
  • 新儒傢
  • 中國哲學
  • 文化
  • 國學
  • 現代新儒傢
  • 新儒學
  • 生命哲學
  • 心靈成長
  • 存在主義
  • 自我認知
  • 意識探索
  • 精神境界
  • 人性探討
  • 內在覺醒
  • 智慧人生
  • 生命意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為唐君毅先生晚年絕唱,初版於1977年。其熔鑄中西印三大思想係統於一爐,總攝知識、倫理、宗教諸論題,而最終導歸於心靈和生命的超越。本書緊扣人生體驗和道德反省這一基本主旨,深刻透視瞭中國傳統哲學的人性論意義。

著者簡介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賓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傢、哲學史傢,現代新儒傢的代錶人物之一。唐君毅齣身書香門第,幼承庭訓,接受過良好的舊學教育。曾就讀於中俄大學、北京大學,畢業於中央大學哲學係。青年時代頗受梁啓超、梁漱溟、熊十力學術的影響。曾任教於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並曾任江南大學教務長。1949年與錢穆、張丕介等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並兼任教務長、哲學係主任等職。1958年與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聯名發錶現代新儒傢的綱領性文章《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受聘為該校首任文學院院長和哲學講座教授,1967年任新亞研究所所長。唐君毅一生著書立說以中華文化及中國哲學為主題,其主要著作有《人文精神之重建》、《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中國哲學原論》等。

圖書目錄

自序
導論
第一部 客觀境界篇
第一章 萬物散殊境——觀個體界(上)
第二章 萬物散殊境——觀個體界(中)
第三章 萬物散殖境——觀個體界(下)
第四章 依類成化境——觀類界(上)
第五章 依類成化境——觀類界(中)
第六章 依類成化境——觀類界(下)
第七章 功能序運境——觀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上)
第八章 功能序運境——觀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中)
第九章 功能序運境——觀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下)
第二部 主觀境界篇
第十章 感覺互攝境——觀心身關係與時空界(上)
第十一章 感覺互攝境——觀心身關係與時空界(中)
第十二章 感覺互攝境——觀心身關係與時空界(下)
第十三章 觀照淩虛境——觀意義界(上)
第十四章 觀歸淩虛境——觀意義界(中)
第十五章 觀照塧虛境——觀意義界(下)
第十六章 道德實踐境——觀德行界(上)
第十七章 道德實踐境——觀德行界(中)
第十八章 道德實踐境——觀德行界(下)
第三部 超主觀客觀境
第十九章 歸嚮一神境——觀神界(上)
第二十章 歸嚮一神境——觀神界(中)
第二十一章 歸嚮一神境——觀神界(下)
第二十二章 我法二空境——眾生普度境——觀一真法界(上)
第二十三章 我法二空境——眾生普度境——觀一真法界(中)
第二十四章 我法二空境——眾生普度境——觀一真法界(下)
第二十五章 天德流行境——盡性立命境——觀性命界(上)
第二十六章 天德流行境——盡性立命境——觀性命界(中)
第二十七章 天德流行境——盡性立命境——觀性命界(下)
第四部 通觀九境
第二十八章 通觀九境之構造與開闔
第二十九章 專觀盡性立命境之通達餘境義——當下生活之理性化——超越的信仰——精神的空間、具體的理性、與性情之錶現為餘情
第三十章 論生命存在與心靈之主八本——其升降中之理性運用——觀主體之依理成用
第三十一章 理事一如、與理性於事之大事因緣——觀生命存在之事用中之理
第三十二章 生命存在中之“真理或道”與“存在”之意義——觀生命存在中之“存在之理”之相
後序:當前時代之問題——本書之思想背景之形成及哲學之教化的意義
外文人名中譯對照錶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哲学之难,难在“返”,难在“通”。儒好,佛好,道好...柏拉图好,康德好,尼采好...其“好”,有共同的基点,即有其“通”;其“好”,有笃实的切已之处,即有其“返”。然而对于“返”、“通”,难明了更难传达描述。唐先生此书之精绝处,即在此哲学之难处。  

評分

哲学之难,难在“返”,难在“通”。儒好,佛好,道好...柏拉图好,康德好,尼采好...其“好”,有共同的基点,即有其“通”;其“好”,有笃实的切已之处,即有其“返”。然而对于“返”、“通”,难明了更难传达描述。唐先生此书之精绝处,即在此哲学之难处。  

評分

哲学之难,难在“返”,难在“通”。儒好,佛好,道好...柏拉图好,康德好,尼采好...其“好”,有共同的基点,即有其“通”;其“好”,有笃实的切已之处,即有其“返”。然而对于“返”、“通”,难明了更难传达描述。唐先生此书之精绝处,即在此哲学之难处。  

評分

这应该是唐君毅先生毕生哲学思想的总结。 把耶教、佛教的思想都融入“心通九境”这个儒家的大熔炉里面,彻底地融会贯通了。 只是,这样的儒家思想,还能算作儒家么......

評分

哲学之难,难在“返”,难在“通”。儒好,佛好,道好...柏拉图好,康德好,尼采好...其“好”,有共同的基点,即有其“通”;其“好”,有笃实的切已之处,即有其“返”。然而对于“返”、“通”,难明了更难传达描述。唐先生此书之精绝处,即在此哲学之难处。  

用戶評價

评分

新儒傢跟氣功學越來越像。

评分

嚴重被低估的一本哲學著作。

评分

細讀往日忽視的後論,便決定就此作罷,再提不起興趣。 初讀便覺詭異,此書的結構怎就如此相似,從事物到自我,步步反思推進,終閤為一。以為橫、順、縱的位、相、層之排布彆有深意,當細究之。 今讀後論,言其三嚮結構悟自三維空間,其誌在延續蘇格拉底至黑格爾的理性主義,尚以理性之Logos從認識齣發建立一普遍的道德自我,又斥尼采、祁剋果、沙特、海德格等流不得客觀知識的邏輯要義。隻能草草翻完作罷。 吾師曾言,現代新儒多以中哲材料補足西方問題意識而不自知,至今乃見其真容,不由得興緻全無。

评分

至於此儒者之學 ,至何而止 ?則亦至歿而止 ;其求人文化成而成物應務之事 ,至何而止 ?亦至歿而止 。至歿自仍不足以盡天下之學 ,亦不足以盡天下之務 。故儒者之成己與成物之事 ,亦隻能終於未濟 。釋迦耶穌與一切聖賢忠烈之事 ,與一切人及一切有情眾生之事 ,亦無不終於未濟 。 “未濟 ”亦一切聖賢共有之必然命運 ,而亦為其所當知之 ,而奉承之 ,以之自命自令 ,而不當更有怨尤者也 。然望人皆為堯舜 ,皆歿而為神靈 ,一切眾生無不拔苦去執 ,而與諸佛把臂共行 ,則人皆可作是願 。此願與其事之終於未濟 ,亦正相依 ,而不可離 。然此願 ,固亦溢乎此未濟之事之外 ,如海天之寥闊而無盡 ,而亦有始無終 ,以使具此願者之生命心靈 ,成悠久無疆之生命心靈者也 。

评分

細讀往日忽視的後論,便決定就此作罷,再提不起興趣。 初讀便覺詭異,此書的結構怎就如此相似,從事物到自我,步步反思推進,終閤為一。以為橫、順、縱的位、相、層之排布彆有深意,當細究之。 今讀後論,言其三嚮結構悟自三維空間,其誌在延續蘇格拉底至黑格爾的理性主義,尚以理性之Logos從認識齣發建立一普遍的道德自我,又斥尼采、祁剋果、沙特、海德格等流不得客觀知識的邏輯要義。隻能草草翻完作罷。 吾師曾言,現代新儒多以中哲材料補足西方問題意識而不自知,至今乃見其真容,不由得興緻全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