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史

美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意] 翁贝托·埃科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彭淮栋
出版时间:2007-2
价格:1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2113794
丛书系列:图文馆
图书标签:
  • 美学
  • 艺术
  • 艺术史
  • 艾柯
  • 美的历史
  • 意大利
  • 历史
  • 文化
  • 历史
  • 文化
  • 美国
  • 社会变迁
  • 经典读物
  • 纪实文学
  • 人文精神
  • 时代发展
  • 文明进程
  • 历史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享誉国际的意大利小说家、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翁贝托‧艾柯所编著的第一部图文书,佳评如潮,新书观点众所瞩目!已出版28种版本,风靡全球。《艾柯谈美丑》的另一本《丑的历史》: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579688/

--------------------------------------

《美的历史》(内頁: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7039124/)是艾柯第一本“有图为证”的著作,全书做多层次布局,以主叙述带出源源不绝的绘画、雕刻作品,并长篇征引各时代的作家与哲学家,书前附上多页依时代顺序安排的图片对照表,使自古以来的对于“美”的观点之演变史一目了然。藉由本书,艾柯带我们一步步穿过许多历史时代,从古典以至当代,一路破除成见,打开新视角,来到今天的审美观:今天的审美世界是一个宽容、综纳百川的多神世界。

这部极度精美、份量十足的作品,提供读者多层次的路径,包括流动的文字记叙、绘画与雕刻等丰富的例证,另也将每个时代的作家、哲学家所摘选以及比较的说明内容收录其中。对读者而言,此书犹如一部美的概念的指引地图,引人惊奇地走入一趟趟精采的旅行。

本书图文并茂,全彩印刷。作者以独到见解,将美于时代洪流中抽丝剥茧,对美的发展历程做广博精辟的说明,广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呈现方式具独特的质感、美感,俨然一部不可多得的收藏宝典。

艾柯是一位思想敏捷、面面俱到的好向导,对许多随他踏上这趟审美之旅的读者,此书是既精采、又好用的“路线地图”。

美是什么?什么是艺术?品味与时尚是什么?美是要冷静、理性观察的东西,还是会牵动灵魂的媒介?在艾柯的引领下,我们走上这么一趟引人入胜的审美之旅,探索多变的“美”观,从古希腊以降,直到今天,并研析历世与美相伴相随的价值理念。除了密切检视视觉艺术,并援引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提供印证,他还扩大探讨范围,考虑爱情、女性的角色,以及丑、残忍,甚至魔性等课题。

本书将美的历史脉络呈现,它不仅是一部艺术的历史或美学史,而且是作者融合两者为美的概念所下的定义,涵括的范围自古典到现代。书中论及的美包含绘画、雕刻、建筑、电影、摄影、装置艺术以及文学等,领域广泛,包罗万象,以使广大的读者都能信服。

-------------------------------------------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林载爵的推荐语: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单纯由艺术史角度着眼;艾柯的学问取向广阔,讨论不只限于艺术史,更旁征博引,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哲学思想史寻找他山之石借鉴,在美学之外借助相关知识做讨论的切入点。

作者简介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生于1932年,意大利人。

享誉国际的小说家、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

出版过140多部著作,横跨多个领域,都有经典性的建树,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知识分子都以书架上放一本艾柯的书为荣。

作品在大陆的出版情况:

《玫瑰之名》重庆出版社1987年9月版

《玫瑰的名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符号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玫瑰的名字》作家出版社2001年7月

《傅科摆》作家出版社2001年7月

《昨日之岛》作家出版社2001年7月

《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华龄出版社2003年4月

《带着鲑鱼去旅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开放的作品》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版

《悠游小说林》三联书店2005年10月版

《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7月第一版

《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第二版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

《误读》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

《美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2月

《波多里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

《密涅瓦火柴盒》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

《玫瑰的名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3月

《丑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4月

------------------------------------------

译者简介

彭淮栋,生于1953年,台湾省新竹县竹东镇人,文字老练,在翻译工作上素有盛名。

本书译笔典雅流畅,可读性强,堪称译文典范。

译有三联版《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海南版《西方政治思想史》(约翰•麦克里兰)、译林版《俄国思想家》和臉譜版《现实意识》(以赛亚•伯林)、聯經版《后殖民理论》(巴特•穆尔-吉尔伯特)、《意义》(博兰尼)、《自由主义之后》(华勒斯坦)等。

目录信息

导论
比较表
裸体的维纳斯
裸体的阿多尼斯
穿上衣服的维纳斯
穿上衣服的阿多尼斯
维纳斯脸与发
阿多尼斯有脸与发
圣母
耶酥
君主
女王
比例
第一章 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
1.缪斯的合唱
2.艺术家的“美”观
3.哲学有谈美
第二章 阿波罗式与戴奥尼索斯式
1.德尔斐神
2.从希腊人到尼采
第三章 美:比例与和谐
1.数字与音乐
2.建筑比例
3.人体
4.宇宙与自然
5.其他艺术
6.合目的性
7.比例的历史演变
第四章 中世纪的光与颜色
1.光与颜色
2.神是光
3.光、财富、贫穷
4.装饰
5.诗与神秘主义里的色彩
6.色彩与日常生活
7.颜色的象征意义
8.神学家与哲学家
第五章 怪物之美
1.以美丽刻画怪物
2.传说中的畸怪生物
3.普遍象征系统如何处理“丑”
4.将“丑视”为美的一个条件
5.丑:天然的好奇心
第六章 从田园到天使般的女性
1.神圣与世俗之爱
2.淑女与游吟涛人
3.淑女与骑士
4.诗人与难圆的爱
第七章 15至16世纪间的美
1.发明与模仿自然之间
2.拟像
3.超感官之美
4.维纳斯
第八章 淑女与英雄
1.淑女
2.英雄
3.实用之美
4.官能之美
第九章 从优雅到不安的美
l.朝向一种主观、多重的美
2.风格主义
3.知识危机
4.忧郁
5.尖锐、机锋、巧喻……
6.追求绝对
第十章 理性与美
1.美的辩证法
2.严格与解放
3.王宮与花园
4.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5.英雄、肉体与废墟
6.新观念、新题材
7.女性与激情
8.美的自由发挥
9.残酷与郁黯的美
第十一章 崇高
1.新的审美观
2.崇高是伟大灵魂的回响
3.自然里的崇高
4.废墟诗学
5.文学上的“哥特”风格
6.柏克
7.康德的崇高论
第十二章 浪漫主义之美
第十三章 美成为宗教
第十四章 新的对象
第十五章 机器之美
第十六章 从抽象形式到物质的深度
第十七章 媒体之美
参考书目索引
作者索引
艺术家及其作品索引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美是什么?环肥燕瘦都是美,现代机器也可以很美,铁与玻璃也是新的美,怪物也可能是某一时代以美丽观点刻画出来的。闻名国际的意大利小说家安伯托‧艾可编著的第一部图文书《美的历史》,对亘古迄今多元的、各种的美,深入整理与阐述,告诉大家,今天的审美世界是宽容、综纳...  

评分

此书不从任何先入为主的美学出发,而是综观数千年来西方社会视为美的事物,做多层次布局,以主叙述带出源源不绝的绘画、雕刻作品,并长篇征引各时代的作家与哲学家,书前附上多页依时代顺序安排的图片对照表,使自古以来的对于“美”的观点之演变史一目了然。作者以独到见...  

评分

Eco知识渊博,生性好引,书中颇多原文。唯中文版译自英文版,而英文版又译自意大利文版。岂料原文各国文字混杂,不拘泥意文一种,原文至中文,其中转折,可谓重峦叠嶂,译笔若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也。 38页上将普里阿摩斯译成普里安尚情有可原,毕竟其名不显,但281页引用亚...  

评分

Eco知识渊博,生性好引,书中颇多原文。唯中文版译自英文版,而英文版又译自意大利文版。岂料原文各国文字混杂,不拘泥意文一种,原文至中文,其中转折,可谓重峦叠嶂,译笔若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也。 38页上将普里阿摩斯译成普里安尚情有可原,毕竟其名不显,但281页引用亚...  

评分

《美的历史》中译本错漏百出——从“目录”和“导论”看译者对艾柯的偏离 田时纲(原载于2008年3月《文艺研究》) 意大利著名学者、作家艾柯谈“美的观念”的力作《美的历史》中译本2007年2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封底的“自我鉴定”有三项成立:“豪华印刷”...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和校对均有不足。编辑也在胡说八道

评分

偶的第一本艾柯!!!!!!!!强烈纪念

评分

美中不足就是翻译。好的翻译会让你忘了翻译的存在,但这个翻译,总会如一条生硬繁缛的内裤,时不时在干柴烈火之际,阻挡在读者和作者的原意之间。

评分

美~是人类的感性与理性,性与压抑,现实与梦幻的相互矛盾与交替上升的副产品~ 但翻译太差了,每一页都想打这个台湾译者

评分

浮光掠影啊……想着这译文怎么这样,一看,原来是台湾人译的呢。中央编译出版社请自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