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重要特点。纪德视陀氏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所有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关注的是陀氏的思恕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队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小说《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乐》、《伪币制造者》,游记《刚果之行》、《乍得归来》、《访苏联归来》,自传《如果种子不死》等。
其实并不太想借这本书,想到纪德那么琼瑶的笔风,他来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会是个啥怪异的样子。但看完之后,得承认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这本书是纪德的一篇导言加六篇讲座教案,完整讲述了纪德对于陀氏整个文学和思想的理解,中间还有大量陀氏生前书信所披露陀氏私生活,纪德从...
评分我喜爱的他写我喜爱的他,无比珍贵! 在我心目中,纪德从来就不是顶尖作家,他的小说阅读快感大于实际意义,但是我喜欢他用巴黎式的思维思考俄罗斯式的问题,有奇异的异国风味,轻松却不无聊,巴尔扎克相比之下太过于写实而有点腻味了。当然之前我也不知道他对俄罗斯文学竟然如...
评分人类总想用约定俗成的形象来掩盖真正的人性。 ———题记 在中学时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可惜内容大多已经忘记了。梅列日科夫斯基的作品《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上下)》,也只读了一少半。近日闲暇之余读了纪德的作品...
评分他不能让人消除疲劳,而只是让人感觉疲劳,就像不停奔跑着的纯种赛马,读者得保持始终的清醒,使注意力集中,从而引起精神的疲劳,三十年前,社交界中许多人也是这样谈论贝多芬的最后几部四重奏的。 其实他最好的作品就现在的这个样子,几乎在每一个部分都达到了很难想象被超越...
评分参见at与元绿的长篇评论
评分最好的作家和最好的评论家遇到一起,哈哈,我们只有享受了。读完了以后,才知道什么是永生
评分每次遇到比较难理解的作者时都要采用这种迂回战术。看评论,看传记,然后再找原著看。俄罗斯作家中少有的将关注点落在人与自己内心,人与上帝关系上的作家。开始刷。
评分纪德明显是粉丝
评分2019107:陀翁的小说基本上体现了他在探索上帝存在的道路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纪德这本关于陀翁的书,自书信集始,以解读其作品与思想的六次讲座终,首先便是清晰地呈现了陀翁最重要的宗教精神:对上帝的俯首躬身,在对上帝的否定中寻找对上帝的肯定,以及对忏悔的接纳与褒扬。纪德论陀翁,也可谓“读其书,知其人”,篇幅虽有限,但却包孕了陀翁的复杂性,陀翁典型人物的特殊性、人物永远在成型的过程中、事件受孕于思想、个体通过放弃个体性而取得胜利等,补充了我的一些认知。另外,纪德认为《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生涯的顶峰,是他全部作品的拱顶之石,这一点无法认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