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与建筑实际接触中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远比各种主义和主张具有更强烈的社会性力量。 在谈论建筑与人的关系时,应该主动放弃抽象论述, 以日常使用的生活语言和心态来面对它。 在建筑的语境里,“恋爱”不是个人的事情, 而是普遍存在的对待建筑的思维方式之一。
——中村拓志[日本新生代建筑设计师]
本书是由2005年至2007年连载于月刊MACPOWER上的专栏“建筑之心”的内容,经过作者添改整理而来。系统而感性地介绍了的中村拓志的建筑设计并总结了他本人对建筑的想法和思考方式。
将“恋爱”与“建筑”联系起来,是本书最特别的视角,也是中村拓志看待建筑与人类在情感层面微妙联系,并实践于他每个项目的观念内核。他开始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以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就是在揣摩那些居住在建筑里的人、在那儿工作的人、到访的客人,对建筑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与感觉出发,为了拉近人与建筑的关系而对建筑进行设计。他深信,只有在这样的实践中,人们才能切身体会到与建筑的亲密关系。对于当代建筑界来说,这种思考方式,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中村拓志 Hiroshi Nakamura
建筑家/NAP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
1974年出生于东京。1999年于明治大学研究生院修完理工学研究所博士前期课程。曾在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担任过主任技师,2002年设立NAP建筑设计事务所。
"由感而发"的启示: 超然于抽象的"主义", 逻辑的形式或象征的面貌. 建筑构思发源于对空间感觉及光影变化的细微捕捉, 对材料质感的细腻感触.. 真的象恋爱一般投入感觉地把握建筑... "由感而发"的启示: 超然于抽象的"主义", 逻辑的形式或象征的面貌. 建筑构思发源于对空间感觉及...
评分2005年11月,中村拓志接到一个Case——为东京都目黑区设计一幢集体住宅。在项目的首次实地勘察中,他发现在这片即将开工的土地上,有许多高度超过15米的树木。这些树木延展开来,竟在首都的中心位置形成一片面积不小的“森林”。 面对这片城市绿地,中村面前有两个选择...
评分一度以为设计就是解决问题,问题越多解决的越多,就越应该设计。毕业在设计院工作的一年里已经很少读书了,突然想读本书,幸好遇到的是这本书,起初想读的欲望是因为我写过标题类似书名的帖子。不过读完发现,我的是初始设计的矫情,而这本书确实在真正的用每个案例在表...
评分 评分2005年11月,中村拓志接到一个Case——为东京都目黑区设计一幢集体住宅。在项目的首次实地勘察中,他发现在这片即将开工的土地上,有许多高度超过15米的树木。这些树木延展开来,竟在首都的中心位置形成一片面积不小的“森林”。 面对这片城市绿地,中村面前有两个选择...
1。有图有字,讲的很清晰。2。偶曾经也遇到过一些本可以恋爱的会所,但最后都变成了封建迷信资本主义的新古典。3。偶也很喜欢那个弧形的墙面,一抬头就有天窗的光漏下来
评分日本的同龄人真厉害!书的包装纸张很舒服。
评分以日常生活方式的“美”谈建筑
评分一本小清新的建筑作品集,忽然觉得找工作时如果有这样的作品集一定逼格满满!说实话,这种鸡汤类建筑其中有好几个作品看的我心暖暖,甚至重燃了我对建筑设计的热爱,我突然想跟建筑设计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七年多的建筑科班教育后我对建筑的热情已几乎消失殆尽,心心念念的要等以后做家庭妇女或者儿童图书行业,现在的小火苗一定要保存好。
评分文字颇为感性,有些材料的运用比较好玩,照片和很多材料的运用都很小清新。木材上覆上的蕾丝花纹,我倒是真没想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