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T.S.艾略特的两首长诗《荒原》和《四首四重奏》。《荒原》被有的评论家誉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而《四首四重奏》则是诗人后期的代表作,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
托•斯•艾略特(T.S.Eliot,1888-1965),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
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一九二二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至今仍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一九二七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一九四三年结集出版的《四首四重奏》使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确立了当时在世的最伟大英语诗人和作家的地位。
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一九六五年艾略特在伦敦逝世。
准会有足够的时间 让黄色的烟雾溜过大街 在窗玻璃上蹭它的背脊 准会有时间 准会有时间 准备好一副面孔去会见你要会见的那些面孔 ——《J•阿尔弗雷德•普罗弗洛克的情歌》 然而四月的落日,不知怎的使我想起了我已埋葬了的生活,春天的巴黎...
评分放下喜欢的一些片段,是片段不是整诗 个人觉得,读原版还是会觉得有爱一些 “He who was living is now dead We who were living are now dying With a little patience ”最喜欢的一句;弱弱滴推荐下 结尾的最后一句是抽出来的,因为发现是引用了《恶之花》--致读者中...
评分读得太过粗略,只因感受过于洪水猛兽所以无法伪装冷静。在等待诊断书和不断反复的病症之中与隔壁床衰弱的生命共度无月之夜的感受,就像被放逐到了无法呼吸的洪荒。不知深浅不知后续,没有理想的力量和坚持的勇气。这样的心情该如何是好,乐观不能淡定不能,因为不确定而生的恐...
评分我想没有人比荒原人更热烈地期待着死亡吧,这是我们从《荒原》一诗的前言中便可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儿说‘我要死’”,痛恨着没有青春与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的荒原人。在这首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沉的灰色调,似乎对死亡有着异...
评分T.S.艾略特的标准 ——评上海译文五卷本《艾略特文集》 (发表于2012年8月18日新京报,题目有修改) 约两周前,在收到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五卷本《艾略特文集》之后,在翻阅它们之时,我发现自己所读到的似乎并不只是那些还算熟悉的诗句和批评文字,同时,对诗歌及诗歌批评的阅读...
看不懂!!!
评分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
评分“我想死。”
评分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
评分DA DA DA : Damyata 克制;Datta 舍予;Dayadham 慈悲;四首四重奏对时间的探讨很有深度,而且相对“破布袋”一样荒原好理解得多。而且不乏优美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