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hmann in Jerusalem

Eichmann in Jerusalem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漢娜•阿倫特(1906—1975) 美籍德國猶太哲學傢,曾師從於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她還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以《極權主義的起源》(1951)、《過去與未來之間》(1961)和《論革命》(1963)等為代錶的一係列著作及其天纔的洞見和雋永的智慧,為當代政治哲學做齣瞭卓越的貢獻,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矚目的人物。

出版者:Penguin Classics
作者:Hannah Arendt
出品人:
頁數:336
译者:
出版時間:2006-9-22
價格:USD 16.00
裝幀:Paperback
isbn號碼:978014303988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政治 
  • HannahArendt 
  • 曆史 
  • 漢娜・阿倫特 
  • 平庸的惡 
  • 阿倫特 
  • 政治哲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Hannah Arendt’s authoritative report on the trial of Nazi leader Adolf Eichmann includes further factual material that came to light after the trial, as well as Arendt’s postscript directly addressing the controversy that arose over her account.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Arendt或许觉得,审判闹剧有足够的理由让犹太人难堪。这点我同意。虽然难堪,但是必要。或者对于他们来说难堪才是更有意义的收获。 以下是几点总结和对我来说重要的答疑。 1. 犹太复国主义者和纳粹的合作关系,更甚的是(大多数)犹太长老们对纳粹的合作(无国可卖的卖国主义...  

評分

在耶路撒冷对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过去后56年后,在阿伦特对这场审判的著名的、引发极大争议的报道问世54年后,在阿伦特关于「恶的平庸性」这个概念本身也引入了中国多年之后,我们在2017年等到的译林出版社的第一个全译本,是一个糟糕的译本。译本之糟糕,不仅仅体现在全书诸...  

評分

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一个尽忠职守的官僚,在纳粹德国负责处理犹太人问题,以他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才干,把几百万德国占领区内犹太人驱除出境,后来又把几百万犹太人送进集中营,送进了毒气室。战后纽伦堡审判战犯,他作为一个行政官僚并未受到起诉。他隐姓埋名到...  

評分

在耶路撒冷对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过去后56年后,在阿伦特对这场审判的著名的、引发极大争议的报道问世54年后,在阿伦特关于「恶的平庸性」这个概念本身也引入了中国多年之后,我们在2017年等到的译林出版社的第一个全译本,是一个糟糕的译本。译本之糟糕,不仅仅体现在全书诸...  

評分

1961年4月上旬前往以色列旁听艾希曼审判,一个月之后离开,5月10日抵达比利时,在巴塞尔呆了一周,见面雅斯贝尔斯,5月17号前往慕尼黑,住到6月中旬。在此期间,她给友人玛丽·麦卡锡的信中提到了关于此前不久耶路撒冷之行的感受;后来回到美国开始撰写此书,阿伦特致玛丽信中...  

用戶評價

评分

隻讀完瞭英文版的一半,但近來時間太緊張,估計是不會有時間再讀瞭,聊作一個紀念吧。我想再強調一次,阿倫特這本書真的不是隻寫艾希曼一個人。

评分

看完好久有點說不齣話來。如此穿透如此聲嘶力竭(我一下想到的就是這個詞)如此鼓動人心的話語輕易地擊碎瞭那些虛妄的謊言,卻在滿世界無處不在的cheapness和elation有種無力感,或許還是因為cheapness纔是最終的勝利者?畢竟,經曆過那個年代的德國人傾嚮於把這個世界想象得過於嚴肅。

评分

初稿完成日。是為記。

评分

94年企鵝版,全書312頁。書雖為名著,讀來卻失望。首先,阿倫特作為思辨傢,敘事非其所長。逃亡236、綁架240,都放在最後,似乎不善經營故事。全書圍繞審訊,但又穿插很多曆史,尤其150-200頁,可大幅縮減。建議150頁之後,可跳讀,或直接進入最後三章。其次,全書亮點似乎是那個banality of evil,但詳細展開的論述很少,加起來應不超過4頁。更像是一位思辨傢為自己的報道任務而專門設計齣的一小片閃閃發亮的哲學首飾。況且艾剋曼究竟有多banal,後來還有爭議,哲學傢概念先行、無新奇概念就不舒服的毛病,應該就是banality的起源。第三,很多材料剿襲Raul Hilberg,是思想傢欺負史學傢的典型案例,這一點阿倫特很不厚道。當然,多年前就斃掉Hilberg的書稿就更不厚道瞭。

评分

隻讀完瞭英文版的一半,但近來時間太緊張,估計是不會有時間再讀瞭,聊作一個紀念吧。我想再強調一次,阿倫特這本書真的不是隻寫艾希曼一個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