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故論衡》由章炳麟(章太炎)撰。分上中下三捲。上捲論小學,共十一篇。討論語言、音韻問題,大抵根據聲韻轉變的規律,上探語源,下明流變,考證詳核。中捲論文學,共七篇。首論文學界說,以為“有文字箸於竹帛”者皆屬於“文”的範圍:亦述曆代散文、詩賦的優劣,大抵於論辯之文尊晚周、魏、晉,於詩賦薄中唐以降。下捲論諸子學,共九篇,通論諸子哲學的流變,於道傢推崇特至,謂儒、法皆齣於道傢,而“經國莫如《齊物論》”。《齊物論》為《莊子》的一篇。
《國故論衡》於1910年初在日本刊行。書刊行時有廣告雲:此書“解說簡明,字理湛深,誠研究國學摺不可不讀”。此言非虛,直至今天,如要選一本既精且廣又能大緻體現章氏學術思想的著述,仍非《國故論衡》莫屬。其不多的11篇內容,基本涵蓋瞭當時“國學研究”的各主要領域。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仰慕清初學者顧炎武的人格,更名絳,號太炎,以號行於世,浙江餘杭人。近代著名學者,思想傢、革命傢,清末民初民族革命的代錶人物之一。
章氏一生講學不止,弟子遍及天下,在當代國學研究界的影響巨大。本書選入其中後期兩次具有代錶性的國學講演之記錄。全書嚴謹大方,足可窺見國學總體概貌之一斑,乃是國學愛好者、研究者最佳指引之書。
在读章太炎的《国故论衡》之前,只读过他的一些小文章,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讲。当时觉得这样一位大师,在众党员集会上,张口闭口兄弟我怎样怎样,就像是梁山泊上的好汉们,很是有趣。另一个感觉是,大师的白话文水平真好,好过鲁迅一干人,而古文更漂亮,有韵律,有气势。 《国故...
評分三个印象深刻的点。 一 关于为什么要研究国学,开篇记录者曹聚仁说有两个怪谈,第一是因为西方人研究国学所以中国人更应该学,第二是因为有章太炎这么牛的国学大师我们当然也应该学国学啦。 想想现在也听了不少奇谈怪论了。曹聚仁又提出了学习国学的四个原因,具体有些遗忘...
評分本书包含两部分:《国学概论》和《国学略说》。《国学概论》是章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学的内容,由曹聚仁先生据记录稿整理成书。《国学略说》是由章先生1935年9月在其国学讲习会上的讲学记录整理而成,这也是先生离世的前一年,是体现先生毕生国学功力之书。清代在资...
評分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4097.entry 6/20/2008 读完了章太炎的国学概论 很薄的小册子,和钱穆完全不同的风格。大约是因为钱公写的是教材,章公这个是讲演。但是抛开学术问题不谈——这个必须的,我没这资格——在层次和逻辑上,钱公...
評分老先生几句点拨可所谓举重若轻,需要细细思量,慢慢咀嚼。 对现代一般读者来说,半文半白,对有些阅读力差的的确是有点吃力。也好,至少当做修身养性吧。多了解传统也是一种责任
讀之如天書,隻記住甲骨文是假古董……
评分讓我潛心皇古真的有難度,哎
评分對於國人的教育很有益處
评分苦逼
评分讓我潛心皇古真的有難度,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