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学盲言

晚学盲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钱穆
出品人:
页数:111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9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6987
丛书系列:钱穆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钱穆
  • 历史
  • 国学
  • 随笔
  • 哲学
  • 晚学盲言(上、下)
  • *三联-钱穆*
  • 文学
  • 晚学
  • 盲言
  • 思想
  • 文化
  • 反思
  • 现代性
  • 知识分子
  • 学术
  • 批判
  • 人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作者在八十六岁时患眼疾以致“目盲不能视人、罔论读写”的情况下,自己口述,夫人笔记,然后口诵耳听一字一句修改订定。终迄时已九十二岁高龄,故题曰“晚学盲言”。

全书共三部分,分别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政治社会人文之部”、“德性行为修养之部”。九十篇专题虽篇各一义,却相贯相承。每篇都是两个命题的对举,如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常与变、道与器、权与能、礼与法、雅与俗等等,均博而返约,致广大而尽精微,可谓是作者晚年对中国文化核心要义与中西文化异同的一次总结性的盖棺论定。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目录信息


上篇 宇宙天地自然之部
一 整体与部分
二 抽象与具体
三 时间与空间
四 常与变
五 自然与人文
六 变与化
七 道与器
八 物世界与心世界
九 道与理
一〇 中庸与易简
一一 质世界与能世界
一二 人生之阴阳面
一三 灵魂与德性
一四 大生命与小生命
一五 天地与万物人生
中篇 政治社会人文之部
一六 国家与政府
一七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
一八 政与学
一九 政党与选举
二〇 权与能
二一 国与天下
二二 政治与社会
二三 群居与独立
二四 群与孤
二五 中国家庭与民族文化
二六 中国文化中之五伦
二七 五伦之道
二八 中国五伦中之朋友一伦
二九 中国文化传统与人权
三〇 简与繁
三一 尊与亲
三二 色彩与线条
三三 礼与法
三四 教育与教化
三五 操作与休闲
三六 生命与机械
三七 共产主义与现代潮流
三八 道德与权力
三九 道义与功利
四〇 创业与垂统
四一 帝王与士人
四二 风气与潮流
四三 自然与人为
四四 组织与生发
四五 雅与俗
下篇 德性行为修养之部
四六 生与死
四七 乐生与哀死
四八 性与命
四九 平常与特出
五〇 公私与通专
五一 公私与厚薄
五二 情与欲
五三 天地与心胸
五四 己与道
五五 心之信与修
五六 为己与为人
五七 性情与自然
五八 手段与目的
五九 传统与现代化
六〇 历史上之新与旧
六一 辨新旧与变化
六二 内与外
六三 安定与刺激
六四 器与识
六五 孟子论三圣人
六六 中与和
六七 人物与事业
六八 知识与德性
六九 学问与知识
七〇 知识与生命
七一 知与情
七二 修养与表现
七三 为政与修己
七四 进与退
七五 积极与消极
七六 存藏与表现
七七 人世与出世
七八 宗教与道德
七九 平等与自由
八〇 文与物
八一 静与减
八二 广与深
八三 多数与少数
八四 福与寿
八五 同异得失
八六 德与性
八七 尊与敬
八八 德行
八九 客观与主观
九〇 理想与存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满怀期待去读这本书,越读越感觉不对劲。钱老先生被传统文化彻底洗脑了,观点在当下看起来太片面了。悲乎哀哉!只能说时代背景使然、作者人生经历使然! 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很高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很难达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口是心非的文化恶果。 批判的接收中国传统文化,保...  

评分

读过后发现作者名声与作品极不相符,其学识真不敢恭维。学问的大忌是脱离事实,陷入如痴人说梦般的臆想,就因为死的晚岁数大就成为大师吗?若如此何不捉只乌龟而膜拜呢?为文化堕落到如此地步伤感。不懂宗教就闭口不谈,何必胡言乱语呢?号称懂历史,却拿不出历史依据来证明所...  

评分

此书是老爷子发出的最强发问:“西方之进步又何在?”纵观全书即是中国之思想、人文、性格、社会、科学、艺术等广泛内容与西方之比较,对比之后发现中国与西方,社会不同,人生不同,处事方式更不同,如下: 中国以农业立国,耕稼本为己,剩余乃及人。西方以商业立国,须货品先...  

评分

近百年來,國人唯據西方標準衡量中國,鑒於此況,錢先生本著“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的抱負,探索中國文化、意識形態的根源及其表現方式,以表明中國文化的優越性及可行性。對於中國文化的自信觀念,錢先生曾在其他專著中亦有所闡釋,而在《晚學盲...

评分

五章中提到的没有质变,仅有量变的观点让我非常惊异。这是别处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评论: “我认同钱穆对中庸中那段文字的解释。一切所谓质变都由积累而成。土积而后有宝藏,水积而后出蛟龙,未有不如此而早有誉于天下者也。未有如此其事不终者也。我毋宁说相信这种解释。” “...  

用户评价

评分

以此书来结束今年;这本书在大众的评分必然是不会高的,粗看去就是一个活了八十多的老瞎子絮絮叨叨的胡言乱语;以现代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来框中国传统思想结果必然是格格不入的—然而西方的思想必定必然是正确无疑的吗?“近代国人切慕西化,秦以下之政治则斥之为君主专制,秦以下之社会则斥之为封建社会,两千年来之历史几于无一是处。窃恐持论过高,非中庸之恕道矣。”

评分

能说,服了

评分

朋友圈里的一个自媒体人推荐的,就买来看了,没有想到真心蛮喜欢,虽然是文言文,但是读来总觉得齿间留香,文质兼美,又不乏思想内涵的理性美,常常读到忍不住放下书发呆叹息好一会儿地思考,可见真的是本好书。

评分

抱着“中国的月亮跟西方一般圆”的心,张口却成了“中国的月亮就是最圆的”。有些理屈词穷,有些强词夺理;穆老热诚一片,以情感人,也就不顾许多常识了。西方成了概而一统的庞大妖魔,且看中国术法多端变化去降治那咄咄逼人的异类奇物。

评分

重复地方太多。对于中国历史有一点“温情的敬意”绝对没问题,但是西方世界和文化也没有那么不堪吧?如果钱先生活到现在,可能里面的很多观念会改变,线装书不是不好,今天治国还是需要各种“专才”。我们只是需要反求诸己,多发扬我们自己身修,心修的过程就行。儒家思想用于治世不如用于修身,而且我觉得这也不是孔子的原意。钱老似乎是新时代的孔子,试图恢复周礼,但是面对这个世界的船尖利炮我们去过现在去恢复周礼岂非有亡国灭种的危机?线装书看多了非常容易陷入中国人自己的逻辑怪圈中。还是那句话,打破了一个旧世界,但是废墟之上并没有建立起来一个新世界。通篇读下来呢,觉得儒家思想教一个人做人,把握好大原则最重要,应该是非常之灵活的,但是到了最后,不知道怎么儒人越来越发死,我反而现在越来越赞同老庄的思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