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 193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教授。
艾柯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艾柯极为博学多才,他的作品有140多种,横跨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都有经典性的建树。艾柯还是位积极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为多家报纸撰写专栏,透过日常小事进行社会批评。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许多家庭都会收藏他的作品,无论读懂或读不懂。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但一个下午绝不能轻松对付了它。需知:这些插科打浑、装疯卖傻、天马行空、颠三倒四的文字中,却有着艾柯最“愤世嫉俗”的批评。
在一个颠倒了的《洛丽塔》版本中,安伯托·安伯托苦苦追求着一位有着“缕缕白得撩人惰欲的头发”的老奶奶:乃莉塔。在数学年第121年的一个考古会议记录中,地球北极的约瑟夫王子土地大学的阿努克·奥马教授宣读了一项关于大爆炸发生之前意大利诗歌的发展程度的最新考古发现。我们还被获准阅读出版商的内部审读报告,编辑否定了《圣经》、《神曲》、《实践理性批判》等书稿的出版价值,,因为显然,它们或者不能解决版权问题,或者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从一个密访天堂被电击而死的记者的笔记本中,我们得知了上帝他老人家的近况,还有,那些惹是生非的天使,由于天堂里的政治动乱,被发配到第十层天的锅炉房里去了……以及,更多无法被转述的文本。
《误读》不厚,百十来页,却让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时常处于崩溃边缘,一切插科打浑、装疯卖傻、天马行空以及颠三倒四其实都充满着隐喻及典故,要想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真实讯息,需要海量的知识,于是对于我不甚了解的知识面我只能囫囵吞枣地“误读”。 译者颇费周章...
评分相比于原有的名字《小记事》,英译本将其改为《误读》或许更加得到安博托的认可。这是一本已经有些年龄的书了,即便中信出版社才刚刚将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作为一位集大成的学者,安博托有着令人惊艳的学识和能力,无论是考究亦或是小说创作,他的文字里都充满着独特的安博托...
评分终于看完了《误读》,这书看了得有大半年了。我最喜欢的是《天堂近讯》、《发现美洲》,尤其是《发现美洲》中那种对此类电视直播节目的惟妙惟肖又充满嘲弄的戏仿。当然还有《迈克·邦焦尔诺现象学》里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情的嘲讽,看着埃科的描述,没法不联想到中国电视里的...
评分终于看完了《误读》,这书看了得有大半年了。我最喜欢的是《天堂近讯》、《发现美洲》,尤其是《发现美洲》中那种对此类电视直播节目的惟妙惟肖又充满嘲弄的戏仿。当然还有《迈克·邦焦尔诺现象学》里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情的嘲讽,看着埃科的描述,没法不联想到中国电视里的...
评分深夜不眠,披衣起身看书,挑了本艾柯的《误读》,本以为如同《带着鲑鱼去旅行》一般的轻松流畅,可惜这本有些失望。 艾柯先生: 1、我赞赏你这种苛刻的反讽态度,但不喜欢你放浪的叙事风格。 你信手拈来的人事物,可怜我生在异文化的语境下,觉得酸涩而乏味。 您的书最好还是...
旅途上读的,奶利塔笑死我了~
评分读到后面,审美疲劳了都……
评分太聪明的人了
评分译起来费牛劲了……
评分送人了,那人却不识货,郁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