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当代知名作家,八十年代中期曾与池莉、方方等一同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引起全国性反响,中篇小说《一地鸡毛》更因改编为电视剧而受人瞩目。其作品大多围绕权力与人性的关系展开,其代表作如《官场》、《官人》等,“故乡系列”历史小说则颇受圈内人嘉许,《世纪文学经典·刘震云精选集》收录了他的中短篇小说数篇,从中你可以品到这位文人型作家的绝代风采。
刘震云,男,1958年生于河南省延津县。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茫茫戈壁滩。1978年复员回家乡当中学教员,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农民日报》社工作。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1987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短篇小说《塔铺》,引起文坛注目。1988年之后发表中篇小说《新兵连》、《单位》、《官场》、《一地鸡毛》等,反响越来越大。1989年考取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现为《农民日报》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中、短篇小说三十多部,多次荣获各种文学奖。
刘震云在《单位》这篇小说里,以一种平淡甚至有点冷峻的语气,给我们讲了在一个单位里发生的事情,这些如扫地、分东西、入党的小事,在所有的单位都发生过,当然也仍在发生着。在这些小事里,我们就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小心翼翼,处心积虑。运气好的人可能通过这些小事住进了大...
评分 评分<刘震云精选集>之<温故1942> 特意买了这本书 赶在电影上映之前读 但没有太多的震撼 只要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都知道 这不是最惨烈的一次 也不是最近的一次 如果没有外国记者白修德 当时的蒋介石和世界都不会注意这件事 如果没有刘震云和冯小 刚 我们也根本不会想起1942年...
评分我只是一个肤浅之人,翻着《一地鸡毛》心里溢满了恐慌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里,人不过一颗草芥,有理想有抱负,最终可能只会挣扎在这堆生活的鸡毛之中,以前的我不相信这些东西,总觉得那些前辈们坚守不了自己的初衷,甘愿为生活抛弃自己的尊严,那样的人生,曾经是为我所不齿...
评分《塔埔》 70年代末刚恢复高考,一群各种背景和年纪的人,为了改变命运聚集在备战高考的教室里。在那个物资和信息贫乏的时代,当兵退伍的,已婚有小孩在家务农,单身没别的事可以干,高考是所有人唯一改变生活的出路。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个年代真正考上大学来的比率之低,大...
特意买了这本书 赶在电影上映之前读 但没有太多的震撼 只要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都知道 这不是最惨烈的一次 也不是最近的一次
评分掐头去尾,剩下的都是精品。
评分看了几本方方和刘震云,撇开“新写实”,男女性作家观察社会/历史的视角、兴趣、优势差异甚大,过于琐碎、连续的生活化细节或许符合对基层现实、权力的剖析,要想如评论所言“批判现实/历史的阐释”恐怕力有不逮。同时,如刘震云(此本选集中)的创作模式也很容易走向虚无。
评分掐头去尾,剩下的都是精品。
评分看!人类多可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