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人类学 仪式 社会学 特纳 文化人类学 宗教 结构 文化
发表于2025-02-22
仪式过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堪与列维-斯特劳斯和伊里亚德的伟大作品同列。 在本书中,特纳通过在非洲恩丹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将仪式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特纳拓展了“阈限”与“交融”的概念,发展了传统的结构主义。与之同时代的范·杰内普、马克斯·韦伯、涂尔干等都曾经试图把所有的文化行为统一在超级结构里,提出涵盖全体的普遍化模式,特纳则突破了传统静态的社会结构的研究,把仪式放在运动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会看作是交融与结构的辩证统一,从而有“分化-阈限-再整合”的过程,是结构与反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维克多·特纳(1920-198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活跃和多产的人类学家。他在恢复人们对比较宗教学的兴趣及开创“符号人类学”的研究方面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是与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分庭抗礼的象征人类学家。
特纳于1920年出生于苏格兰。1950年4月离开罗得西亚-利文斯通社会学研究所(Rhodes-Livingstone Institute for Sociological Research)之后,他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讲师职务,一直到1963年。不过他著述最丰的那几年是在美国度过的:最早是在斯坦福大学,然后在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最后是在弗吉尼亚大学。1983年他在弗吉尼亚大学逝世。其代表作有:《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1957)、《符号森林》(1967)、《苦难的鼓声》(1968)、《仪式过程》(1969)、《戏剧、场和隐喻》(1974)等。
在范热内普“过渡礼仪”的三重转换(分离—中转—重入)基础上,扩展了“阈限”概念。另外,“结构”(符合日常的有序化)与“反结构”(狂欢、角色逆转、倒置)也是其最主要的理论特色。他细致地建构了仪式的象征、价值、目的、角色等四层结构,强调仪式的意义必须由这四层结构共同产生,并进一步建构了仪式象征结构本身所含有的三个层次:一个是当地人都有意识并给予解释的层次,它也可以由仪式中所用象征符号表现出来的秩序来了解;二是实际运作的层次,具有当地人不全然意识到的潜藏秩序;第三是当地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的、被隐藏的秩序,这与该社群共享的基本及初期经验有关,涉及日常生活秩序。
评分我喜欢第四章!特纳算是给前辈们经常提到的东西做了个大总结。
评分粗粗看过,不愧是大神。。。反结构的想法可以和Eliade爷爷的时间更新结合下。
评分Turner的理论是必读的
评分每次读都好似以前没读过。。结构主义的东西总是贼有趣、不尽言。。可能因为俺是初学者吧,乐点低。。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这本书共有五章,其中前两章主要是特纳在田野调查中观察到的具体仪式过程,其中对非洲社会中恩丹布人的“生死仪式”和“仪式中的双胞胎困境”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后三章基本上是特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范·杰内普(Gennep,Arnold van)“通...
评分信仰主义视角下的《仪式过程》 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1920—1983)是象征人类学的开山之人,其著作颇丰,最为人尽皆知的要数《象征之林:恩丹布人仪式散论》以及《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两本。在国际人类学界,学者们谈到象征符号...
评分特纳此书关注两个结构,一个是“结构功能”之“结构”,可以说是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位置等等。一个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也就是语义结构,只不过社会结构关系也构成语义结构的一个二元组合。 书中主要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女性不孕仪式。这个仪式就是展示一个社会结构统一...
评分苏格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纳《仪式的过程》,通过对非洲恩丹布部落的田野调查,从中建构出“仪式”的分离—阈限—重塑三个程序。对研究者对于仪式观察从原始部落反观现代社会,人们正是通过种种仪式,为自己找到了交融的途径,权力者通过仪式得了信徒,管理者通过仪式得了...
评分1966年4月5日至14日,维克多•特纳在罗彻斯特大学的摩尔根讲座上进行了四次演讲,以此为基础,他的《仪式过程》一书得以面世。 此书主要涉及了“阈限”与“交融”两个概念。特纳将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三章前半部分,“主要讲述恩丹布仪式的象征性结构...
仪式过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