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2013)。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这本书在排行榜上一度排名很高。 好奇,买了看看。 看完发现这是一本制作粗糙且媚俗的畅销书。 写苦难,写赎罪,再拿来卖钱,这个无可厚非。 关键是写得太差。 大量镜头化的描写有的时候让我怀疑这是小说还是电影剧本——甚至还有大量闪回。 书中充满了扁平化,符号化的人物描...
评分如果不是那个叫拉登的人,你很难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和西海固无比近似的地方,除了美国人的军靴和难民的蓬头垢面,它的一切印象符合一个地理系学生的学科经验,干旱、缺水、尘土飞扬以及自然而然的贫穷。之所以这样,一方面缘于一知半解,一方面缘于没有像《追风筝的人》那...
评分《追风筝的人》原来是一个关于记忆,关于背叛和救赎的小说。 本来以为是那种晦涩的莫名其妙的哲理小说,因此这么多年了都没看。 这一次,因为手边没有其他的书,无奈之下才读了,没想到被深深震撼。 读到深夜只看到一半,第二天很早醒来继续读,终于读完。 对我来说这是读得很...
评分喜欢一首歌,也许是因为这首歌正好唱出了你的心情;有感于一篇文字,也许是因为文字里道出了你的故事。 读完《追风筝的人》,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通过主人公经历的种种,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内心世界从狭隘,幼稚越来越走向完整,成熟的过程。不置可否,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因...
评分书的前三分之一是令人惊艳的。我觉得作者的一大贡献是写出了小孩子的邪恶,不像一般著作里把小孩想当然的善良化。这种幼稚、纯真而残忍的邪恶是我从未在别的书中看过的,甚好甚好。在这部分里,童年的“我”和现在的“我”交替出现。有时候面对童年阿米尔的邪恶念头,你真想抽...
touched how can he write a book just like tell a story?
评分改变了我因为19:00对阿富汗20多年的曲解
评分改变了我因为19:00对阿富汗20多年的曲解
评分①故事残忍,笔法温细。②哈桑的无我,阿塞夫的残暴,拉辛汗的洞察,索拉雅的包容,除了作者似乎他们都只有某一面。③不止一次想起喀布尔安魂曲。
评分过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