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羅蒂(Richard Rorty,1931-2007),當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傢、思想傢,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和後現代主義的代錶人物之一。羅蒂在耶魯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曾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弗吉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羅蒂的主要著作在國內齣版的有:《哲學和自然之鏡》及《後哲學文化》等。
理查德·羅蒂生前親自選取在其學術生涯的不同時期所發錶的具有代錶性的論文,經過分類整理而成本套自選集,其中大多數論文是第一次在國內齣版,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羅蒂追述20世紀60年代以前老左派的思想成就,評點60年代至今文化左派的功過得失,他指齣,為瞭“築就我們的國傢”,追求美國的建國理想,知識分子應做齣更為腳踏實地的努力。
本書源於羅蒂1997年所作的“麥西美國文明史係列講座”。書中的羅蒂自始至終慷慨激昂、充滿自信,他旨在激勵美國左派知識分子積極參與國內事條,重新點燃他們心中的熱情,從而恢復美國文化生活的平衡。
罗蒂永远是个充满激情的哲学家,尤其是在他谈论政治哲学的时候。不过,他这本《筑就我们的国家》恐怕把美国学院里面的学者们,从左派到右派得罪了个遍。原因在于,罗蒂既鄙视了认为美国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足够好了的保守右派,又大大奚落了喜欢对当代美国冷嘲热讽的文化左派。 ...
評分 評分“那些希望自己的国家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告诉人们,应该以什么而自豪,为什么而耻辱。”理查德•罗蒂这样说。他对60年代之后的美国左派背弃老左派的实干作风、骂骂咧咧地退守到理论阵地而感到羞愤,于是奋笔写下这本小册子《筑就我们的国家》。 准确地说这是一本演讲集,三篇...
評分第11页 美国例外论通常认为,神对美国情有独钟。 第17页 用黑格尔的话说,没有时间和受难,上帝只是一个抽象。 第35页 极左派与其说是社会变革的现世方案,还不如说是宗教。 第36页 黑格尔认为,未来的美国或许远比欧洲辉煌,但财富分配的现状可能会使这个预言落空。 第39页 ...
評分“左派”二字在美國的境遇明顯比在中國好得多。羅蒂的這篇講演錄也隻能作為講演錄來讀。
评分比較驚但又在情理之中。他也承認嚮全球主義開放一定會影響到自己國傢底層的命運,一定要二選一的話,他選擇先保住自己國傢,犧牲掉其他國傢。事實上,現在的政策倒是很閤羅蒂口味。祝你們往昔的帝國榮光早日復興。。。
评分有意思
评分這書已經讀瞭三遍。
评分所有閱讀與言說的目的,都隻為瞭一個:解決中國問題。羅蒂的這本小書與我近來所思所想暗暗契閤——更多時候因為情怯或為尊者諱,隻能沉默——我們,如何在這塊土地上熱切的互相需要?何時停止自憎與自嘲?福柯式的深淵式描繪又該何時與希望敘事接洽?選擇漠然高蹈的艾耶爾們抑或激情浪漫理想的懷特海們?羅蒂對美國文化左派的批判修辭似乎沿襲著佩裏安德森的傳統,但與堅定的佩裏相比,他的立場更為有趣多麵,在左派與右派爭端的塵囂中(雖則他本人以為這種對立全然是極左思潮的産物),在希望與絕望絕壁峭峙中,他仰望,我猶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