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代錶作:談中西文化

林語堂代錶作:談中西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林語堂
出品人:
頁數:296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
價格:2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8015576
叢書系列:中國現代文學百傢
圖書標籤:
  • 林語堂
  • 文化
  • 跨文化
  • 中國文學
  • 文學
  • 散文
  • 東西文化交流
  • 雜文
  • 林語堂
  • 文化
  • 中西文化
  • 談中西文化
  • 散文
  • 隨筆
  • 文學
  • 中國文化
  • 西方文化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林語堂·代錶作:談中西文化》主要內容:隨著解放區的創立和發展,解放區文藝運動也蓬勃高漲。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製定瞭革命文藝運動的路綫和政策,深刻迴答瞭“五四”以來革命文學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一係列問題。貫徹毛澤東文藝路綫的結果,使解放區文學藝術的各個方麵都呈現齣一片嶄新的氣象。與此同時,“國統區”的文學,雖然環境和條件均和解放區不同,但進步文藝界在鞭撻黑暗呼喚光明方麵同樣高潮迭起,奔湧著走嚮新中國,走嚮人民文藝的偉大會師。

每一個選傢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見仁見智,可以闡釋、討論、爭論,甚至勢不兩立。其實,或許正因為選傢迭齣、見解紛紜,纔給讀者一個判斷、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獨立見解的機會。因此我以為,絕不可自詡本叢書如何高超於彆人之上。

著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原名和樂,後改為玉堂,語堂,齣生於福建龍溪一個牧師傢庭。1912年進上海聖約翰大學修語言學,1916年畢業後在北京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攜妻赴美國入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學習,一年後獲文學碩士學位。1921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學習,1923年夏獲該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迴國後,同年鞦受聘為北京大學英文係語言學教授。1924年11月以魯迅為主將的《語絲》周刊創刊後,成為經常撰稿人之一。1925年後,林語堂又受聘北京師範大學和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並兼任女師大教務長。“三·一八”慘案發生後,從正義感齣發,對軍閥黑暗勢力的血腥暴行錶示憤慨,撰寫如《悼劉和珍楊德群女士》等文章,理解、贊同魯迅先生的立場。1926年赴廈門大學任文科主任兼研究院總秘書。1927年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這一時期,其作品大多反映瞭他對封建軍閥統治的不滿和對學生運動的支持。1932年創辦《論語》半月刊,正式提倡“幽默文學”。1934年辦《人間世》,次年辦《宇宙風》,這兩份半月刊,提齣“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筆調”的“性靈”文學,並提倡半文半白的“語錄體”。創作傾嚮、政治態度發生變化。1935年用英文撰寫的文化著作《吾國與吾民》在美國齣版並暢銷後,應美國友人的邀請,於1936年攜全傢赴美,從而成為用英文寫作在國外發錶作品最多的中國作傢。本著“對外國人講中國文化”的宗旨,齣版瞭介紹中國文化的《生活的藝術》一書,並編譯齣版瞭中國的古典著作,如《孔子的智慧》、《莊子》等。同時還進行瞭多部長篇小說的創作,其中,尤以《京華煙雲》最為著名。這部以古都北京為背景,描述瞭姚、曾、牛三個富貴傢庭風流雲散的故事,從八國聯軍進逼京、津寫起,直到日本侵略軍占領滬、杭,通篇歌頌瞭資産階級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齣瞭作者的民族氣節。此外,人物文學傳記的創作以《蘇東坡傳》最為成功。1944年曾一度迴國講學。1952年在美國創辦《天風》月刊。1954年赴新加坡任南洋大學校長。一年後返美。1966年夏,迴到瞭與傢鄉福建僅一峽之隔的颱灣省定居,重新開始瞭用中文寫作的時期。1967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負責主編《當代漢英詞典》。1975年被推舉為第四十屆國際筆會副會長,並被列入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人之一,但落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葬於颱北陽明山。他生命的最後十年間所寫的文章,結集在《無所不談》一集、二集中齣版。林語堂是一個多産的著作傢和翻譯傢。縱觀一生,其勞動涉及翻譯、創作、語言學、文學及其他學術等諸多領域。在嚮外國翻譯介紹中國古書方麵做瞭許多有益的工作。他的作品如他自己所說:“我創齣一種風格。這種風格的秘訣就是把讀者引為知己,嚮他說真心話,就猶如對老朋友暢所欲言毫不避諱什麼一樣。所有我寫的書都有這個特點,自有其魔力。這種風格能使讀者跟自己接近。”

圖書目錄

林語堂小傳
散文
論性急為中國人所惡
給玄同先生的信
讀書救國謬論一束
薩天師語錄
祝土匪
泛論赤化與喪傢之狗
悼劉和珍楊德群女士
討狗檄文
憶狗肉將軍
談言論自由
論政治病
中國的國民性
叩頭的軟體操價值
論語絲文體
讀鄧肯自傳
論幽默
談中西文化
論孔子的幽默
孟子說纔誌氣欲
論孟子的文體
論東西文化的幽默
談牛津
再談蕭伯納
蕭伯納一席談
讀書的藝術
論讀書
鼕至之晨殺人記
中國有臭蟲嗎
女論語
一篇沒有聽眾的演講
論看電影流淚
冀園被偷記
說避暑之益
阿芳
我的戒煙
春日遊杭記
記春園瑣事
買鳥
鞦天的況味
慶祝舊曆元旦
論裸體運動
論趣
說鄉情
論赤足之美
論買東西
記鳥語
來颱後二十四快事
說紐約的飲食起居
瑞士風光
說斐尼斯
雜談奧國
一團矛盾
大旅行的開始
《剪拂集》序
《大荒集》序
《吾國與吾民》自序
《吾國與吾民》收場語
《生活的藝術》自序
劇本
子見南子
文學傳記
蘇東坡傳(節選)
林語堂主要著作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能輕鬆玩笑,也能鄭重莊嚴。從他的筆端,我們能聽到人類情感之弦的振動,有喜悅,有愉快,有夢幻的覺醒,有順從的忍受”。這段話是他對蘇東坡的評價,但對他的文字亦如是。

评分

民國的背景復雜 一 篇時評要瞭解好幾個人纔能看懂 不敢評價

评分

文化選集,部分在散文集中看過。很幽默

评分

民國的背景復雜 一 篇時評要瞭解好幾個人纔能看懂 不敢評價

评分

文化選集,部分在散文集中看過。很幽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