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外说禅》作者以科学常识为依据,由人生之道谈起,然后层层深入,谈佛教,谈禅宗,谈禅的所求和修持方法,以及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价值和缺欠,最后还谈到它的影响和将来。全书知识面广,理精辟而言浅易,读后可以了解中国佛教的大略,可以了解禅是怎么回事,它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或设想的那样神秘。佛教,教义或佛理,来源于对人生(或世间)有某种看法,对人生问题有某种解决办法。因此,说禅,说佛教,有如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能不由人生说起。 禅是中土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是一种灭苦的生活之道,顿悟的理想玄妙,修持的方法也玄妙,难以言传。但想了解又必须以言传。传统的传的方法是禅门内的传心和宏法式,或乞援于名相,或乞援于观心,结果常常是难于领会,甚至流为神秘主义。
张中行,原名张璇,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至今。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自20世纪80年代始,十馀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张中行先生博学多识,此书似乎也写得中规中矩。可是看的越多越觉得此书最多只能称之为中国禅佛学知识简介,里面的很多观点看法不能说误人子弟,也有些太过书生气。拿一套理论说另一套系统,有些不着边际,有些隔靴搔痒。他老人家把佛,禅当成一种纯学问来做,很有些儒家解佛的...
评分在新买的几本书里,我首先选择看张中行的《禅外说禅》。倒不是因为我高深,而是恰恰相反。只因习惯是先挑晦涩的读。 果然是跳读完成的。只有在《禅悟的所求》一章逐句通读。张中行先生用的是客观的笔触,所以陈列和纪录的较多,辅以个人的分析。 如果你想通过这...
评分放了几年,是张中行系列最后一本没看的。以“正常世间人”视角分析佛教、禅等,小百科型,适合我这种神经敏感型,钻进去后爬出来。张提到,佛教教义琐碎,各种经书,重重叠叠,一件简单的事情细分为几十种,各种神通等,都没必要深究挺客观。禅宗公案、机锋有些也是大言不惭,...
评分当初在书店看到,翻了翻貌似有不少公案,就买了。。。回家一看啊,真个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差点没把俺给笑晕过去。。。 简单来说吧,禅宗乃上根利器方可学得。普通人还是从基础学起的,躲开禅宗(包括密宗)。上来就试图理解悟道的智慧,就好比加减乘除还没搞明白的小学生去...
评分最近想了很多人生 理了一下物理 看了一些哲学 找了一些医学 自然也涉及了宗教,尤其佛学 禅 是必不可少要看一下的,也就翻阅了这本《禅外说禅》 只能说这本书,比俗人高了一点,多了很多。高在于一般人不知道这个东西,多在于佛学的繁杂,作者确实看了很多,但是从佛学的...
L
评分的确是“禅外”说禅,知见多,实践体会少。然而作者老老实实,以世间生活的道理揣度佛理,不故作狡黠,也是他的好处。
评分看的第一本禅学的书……阅开心的时候借来翻两天就还了,今年写论文才认真看了一遍……很好很赞。
评分老实人,下苦功,竟也搭起百丈高楼。
评分09年11月11-15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