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季风(修订本)

城市季风(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东平,著名学者,1949年出生于上海。1972年考取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现任该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先生的名字在读书界为人所知,应该说始于他1994年出版的《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一书,而更多的人知道他,则是因为他后来参与策划了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杨东平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453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02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城市文化 
  • 城市 
  • 北京 
  • 上海 
  • 文化 
  •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 
  • 杨东平 
  • 人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初版《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修订本)的结尾,我曾写道:在世纪之交的风云变幻中,“京派和海派,依然是一个富有价值和魅力的义化主题吗?”今天看来,这的确已成挽歌。上海不是那个上海,北京也不是那个北京。这同样不再重要。生活仍在沸腾,新的一代正在新的城市创造属于他们的文化,在《站台》,在798厂,在超级女生,发出他们粗粝的肯春冥想和尖锐的“海豚音”。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副标题叫文化精神,却在书的末处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 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各种运动...  

评分

最近在读一本新周刊的《连城诀》,真是打开视野~ 我过去只会关照一下生活过的北京和上海。 原来中部城市也那么有文章可作! 刚刚又去买了一本最近很火的《读城记》,未看。(回来看看豆瓣,貌似口碑不好啊... ) 前两天又翻出一本《城记》,又读一遍 ——最近对“城市”话题...  

评分

顾晓明在1995年的《上海文化》中说道:“‘海派文化’不完全是一个地域概念,更主要的是一个时段概念。‘海派文化’是乡土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一种转型期文化……我们可以从‘海派文化’字面所含有的地域含义中彻底解脱出来了;同时,我们又从原先‘海派文化’与那个特殊的...  

评分

副标题叫文化精神,却在书的末处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 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各种运动...  

评分

不见此书已经很久了,那时可能还是在1997年的时候,记得是刚刚出来不久。还是在同事的宿舍里看到一个叫杨东平的人写了这本关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的“城市季风”。那时我对上海也不是特别有好感,但翻过这本书之后觉得有些意思,于是就借过来看了。巧的是在春节回家的路上...

用户评价

评分

21年前,在季风书园起名之时,恰逢严夫人手捧此书阅读,于是定下了这个影响上海文化界的店名。20年之后,我在书店做了一场福袋活动,看到杨东平老师的订购,诚惶诚恐地将几本关于教育的书包好寄出,寄出后才懊悔这些书杨老师一定都有。鲜活的生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纠缠着。直到季风关张,我才看完了这本书。上一辈的人可能更喜欢一种宏大视野的叙述,因此在现在看来,似乎有些老套过时。但崇尚个体叙事的年轻一代是否还具备在这些宏大史料中腾转挪移的能力,尚不得知。尽管这本书不那么对现时代的胃口,但至少是一个起点,就像杨老自己在修订版里也意识到,“生活仍在沸腾,新的一代正在新的城市创造属于他们的文化”,之后的城市文化则需要在我们这辈人的纸笔间保存下来。

评分

我想知道,作者除了堆砌中国近代史与北京、上海城市史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文化批评?太少了,夹杂于历史叙事中实难让人继续读下去。

评分

两个城市

评分

随便翻了翻,还挺好玩的

评分

好像北理工门前有个城市季风书店,可能是受这本书的影响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