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1964- ),本名吉本真秀子,生于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毕业。毕业后一度在餐厅当服务员。1987年以《厨房》获海燕新人文学奖,次年再度以《厨房》获泉镜花文学奖,后陆续获山本周五郎奖、紫式部奖等文学大奖。1993年获意大利SCANO奖。作品畅销不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备受世界各地读者关注,掀起“芭娜娜热”。
这本书为短篇合集,收录《白河夜船》、《夜和夜的游人》、《一种体验》三篇唑片,合称“睡眠三部曲”。《白河夜船》:她专职“陪睡”,陪那些身心俱疲的人睡在豪华大床上,久而久之,客人们内心的黑暗渗透进了她心里,最后连吊在半空的吊床也无法晃掉积郁还她平静了,她只有选择去往“安息的世界”。.
《夜和夜的旅人》:情人在赴约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她自此陷入半梦半醒状态,在睡梦中追念情人,并时常半夜出来游荡,就像一个梦游的精灵。..
《一种体验》:每当她喝得人醉入睡前,总有相同的一段旋律萦绕枕畔,在得知可能是一位故人的召唤后,她通过灵媒与她见了面,消除了彼此心中原先因三角畸恋而产生的块垒。
吉本芭娜娜《白河夜船》,三篇小说都有关睡眠和三角恋,读完之后平静和缓,那感觉是目睹着蜻蜓朝水面郑重而轻的一踏,一圈圈涟漪扩散后,复归于晴柔。人物的际遇和决断有超出道德常规的种种,但却用不着读者去唏嘘,也轮不到看客去责难。因为自然而然所以坦荡,发乎情止乎不得...
评分中图上的特价书,因为便宜随手搭了一本。下班后躺在垂着窗帘的办公室的床上,灯也不开,借着暮色的余光读下去,结果不知不觉睡着了,睡得不算好,但醒来已是第二天7点。醒来还是困得要命。莫非我也像书中的女主角一样咯。 吉本的书全都是这一个风格,读一两本也就可以了,读得...
评分去年夏天当我坐着旅行车的大巴前往玉龙雪山,达到目的地后和一群人在峡谷里看着清远的天空以及更为清远的山顶的皑皑白雪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这个作家,吉本芭娜娜。 想起她的心情,忧伤远大过欢乐。那时候我还在为一个把握不住的未来摇摆,即使在旅行之中,却仍然没有感觉到逃...
评分读书笔记240:白河夜船 改变了对吉本芭娜娜的看法,这三篇放到青山七惠或者村上的短篇集里也是难以分辨。我一开始以为芭娜娜是个八零后,一看简介居然是64年生人。 三个短篇,都是关于睡眠的,被称为睡眠三部曲。芭娜娜看来也是习惯写同一个题材,一个重要的人死了,睡眠开始出...
评分这本书薄,却读了很久。 断断续续它的身影曾在电视机旁、书架、枕头边、电脑边出现过。 好像读这本书,不在于情节,在于一种心绪。 有时候是准备好了被吉本芭娜娜带到那个交界的世界里去。 分为三个故事《白河夜船》《夜和夜的旅人》《一种体验》,人在生死之界的边缘游荡。 说...
原作充满嗜睡感,饥饿感和孤独感,笔调细腻,细节描写格外有共鸣。
评分芭娜娜的故事永远是治愈系。面对生死,如何接受与和解。
评分情绪到位,氛围得当,连感受都描述的分毫不差。她的东西看到最后会觉得寡人,一再重复的梦境死亡孤独爱情,或许就像我无法喜欢一个人的好天气一样,我们这代人或许就是冷漠而懒散与承担和激情不应该这样被接受。我只是喜欢白河夜船里那个一瞬紧握双手、以及夜里起来时四目相对却沉默而停顿的爱情。
评分看她的书,大概就是对自我感知的肯定。很多很多,我细碎的渺小的感受,和难以自控的颤栗。我说不出来的,全部被完美的诠释了。常盯住其中一段,读完,叹气,再读,再叹气。反反复复。意犹未尽。就好像,我活着的意义就是感知这个世界,并且等待共鸣一样。
评分睡眠三部曲。沉溺。苏醒。回味。个人觉得自己的青春已经结束,可还是会感同身受和感动着。像某首浅淡的却久久萦绕的歌谣,在深度梦境面的表层吞吐生息。慵懒的,没有梦想的,燃烧着的空气,倏忽弥漫了整个世界。我要与睡眠握手言和,这也包括极端孤独时对你极端的想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