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服务社会的理念。富裕家庭的子弟,要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来完成自己的精英教育。从“二战”以来,几乎每二十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故步自封。
美国精英家庭的孩子,不少十三四岁就开始计划上大学,十五六岁就开始周游世界,到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虽然贫富分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但是,许多富家子弟为了上大学参与了这些暑期和“空缺年”的课程,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了解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结果,他们没有变成势利的特权阶层,而是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
我看到薛涌先生提到品味和修养的问题,他说,好的学校会注重历史、文学这些东西的学习,即便是学经济学的,也很注重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研读。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代人需要的:安静的读书心。很是安慰,我们原本就该享受这样理念指引下的大学。
评分随笔集。比较散。从教育拓展到方方面面,历史,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体育,媒体,种族矛盾,反智主义等等。很难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有点乱。但是涉及的面一广,眼界就能开阔一点,虽然不是很深入。思路还算清晰,文笔也还可以。
评分随笔集。比较散。从教育拓展到方方面面,历史,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体育,媒体,种族矛盾,反智主义等等。很难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有点乱。但是涉及的面一广,眼界就能开阔一点,虽然不是很深入。思路还算清晰,文笔也还可以。
评分薛涌应该是个好同学吧 起码态度好 不是装blity系的 书的风格确实不统一 前半部分集中在教育上 总而言之, 在我这里 态度诚恳的作者基本就是好作者, 书都基本能看。 当然这是专门说介绍个什么给我们知道的作家 如果是诗人 态度再好也不能够哇~ 烂诗 真的无论怎 么 都不会 ...
评分前半部还不错,后半部严重跑题..相当难熬。
评分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学到很多。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方向。
评分文章很杂,关于教育的篇章不是很多,倒是有不少关于美国社会的东西,复习间隙打发时间。
评分尽管我们还在边缘,但得开始看时代正中间.
评分大众教育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也增加了平庸的几率,精英教育减少了社会活力(阶层流动性)但也须有赖于家庭无私的付出和巨额的投入。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家,教育使人成为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