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中国人》内容简介:中国人的郁闷由来已久。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
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梁晓声用坦率的笔调、睿智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以及中国的社会现状和阶层分析,并从根本上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将此归结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缘由。
梁晓声,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祖籍山东荣城,1949年生于哈尔滨,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代表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一位红卫兵的自白》《年轮》《浮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至今仍坚持纸笔写作,创作了小说、散文、杂文等1600余万字。
最近接连看了几本梁老师的作品,《恰同学少年》和这本。梁老师是比较有意思的,那本恰同学少年说了一半自己的故事,另一半就搁着给学生写评语去了。其实古往今来,让人回忆的总是些苦闷的日子,特别是没有吃喝的日子。而今有了吃喝,中国人依然不是很开心。为什么呢,选择太多...
评分最初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是那种能够深度剖析国人郁闷心态的理论著作,并满怀期冀地期盼作者能给我指出一条不再郁闷的阳光大道。但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被骗了,这本书远没有我幻想的那么牛逼——既没有让我明白原因,也没有让我摆脱郁闷,同时让我感觉到作者本...
评分如果,谁面对自己的哥哥,心底油然冒出“兄长”二字的话,那么大抵,谁已老了。并且,谁的“兄长”肯定更老了。 这个“谁”, 倘是女性,那时刻她眼里,几乎会悠忽的漫出泪来;而若是男人,表面即使不动声色,内心里也往往百感交集。男人也罢,女人也罢,这种情况之下的他或她...
评分其实一直对梁晓声没有什么好感,一个是他出生的太及时,我想他定是掐着指头算出来才落地人间,那是开国大典的前几天,呱呱坠地,另一个是他在书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问题多多,还有救,却也没再告诉我们怎么救,这种感觉有点像鲁迅,蘸了革命者那血的馒头,点头哈腰的儿...
评分这本书的确没有提出建设性意见,仅仅抒发文人对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无奈,抒发作者的郁闷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郁闷之情。然而我认为面对现状,无奈的叹息,不如积极地奋斗,何况国家发展一路向好,充满希望。希望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奋斗,而奋斗让我们充满希望。奋斗是幸福的...
白话成文,老生常谈
评分免费下载的,很易读,老先生讲当代掌故,两晚功夫搞定。多谢百度阅读app。。。
评分买得极为后悔的一本书。腰封上各种噱头,内容却各种点到为止,不透彻。很多地方有卖弄文采的感觉。
评分几年前读的,补标一下,内容全忘,这是印象分。
评分关键在于发掘了一番郁闷的现象之后,还是方程式无解。文人在客服中庸之道的征途大海中,路漫漫其修远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