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储安平创办于1946年9月1日的杂志,因敢于抨击国民党政权,提倡“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大受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欢迎和喜爱,后被国民党查封。1949年11月1日复刊,1950年5月奉命改为《新观察》。
想给储安平写传记的人很多,但由于档案没有公开,所以至今没有一部较为完整的储安平传记。著名学者谢泳在这部《储安平与<观察>》的专著中,以客观、平实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系统地介绍、论述了储安平这位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令人难以忘怀的命运轨迹,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观察》的兴衰历史。
谢泳,男,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学报编辑。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1995年起在黄河杂志社任编辑。现为黄河杂志副主编。198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工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著有《禁锢下的呐喊——1978至1989年的中国报告文学》(1992年自费印刷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论文集 1996年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主要方向是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著有《〈观察〉研究》一书,未出版(《逝去的年代》中收有主要部分)。1996年后主要从事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著有《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199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目前正在从事有关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研究工作。撰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史——1951至1952年》。
如书中所见,《观察》是一本评论杂志,以观点为主,用今天的话属于意见平台,主要作者为当时名动一时的知识分子,职业多为大学教授。《观察》主动将读者群设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界知识人士以及大学生等。其编辑方针与人员构成完全为一同仁杂志。《观察》能够在上世纪40年...
评分储安平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弱点,善良而富担当的热肠,缺乏对法治社会进化逻辑的冷静判断.结果为幻想牵引入深渊.一代人的悲剧,也许还会成为几代人的悲剧.
评分看书确实是让人能感觉着充实的事。前段日子看梁实秋,后来拿起那本买了很久的《储安平与〈观察〉》,看似很厚的书,没想到仅用一周就看完了。我向来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一种偏爱。大学的时候在二阅疯狂地看过几天书,有一本就是储安平的《一条河流般的忧郁》。这个名字...
评分一条河流般的忧郁,是储安平一篇散文的名字。可能,无论储安平的名字还是这篇散文的名字现在知道的人都太少,太少。在这篇散文中,他写道:“人生就是那样的sentimental ……忧郁像一条河般在我的心头流过。”至此,我们已经从中了解到一个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过去点滴。 储...
评分在当时真实记录下了1948年上海近代史上著名的“《观察》被查封事件”的美术图像资料: 《失去自由的人们》 http://zhuxuanxian.com/works/219.htm 《愤怒的火焰在铁窗口燃烧》 http://zhuxuanxian.com/works/220.htm 该美术图像资料作者是朱宣咸,是新兴木刻版画作品。 美术...
2008-6-9读毕
评分总有这样的酒杯,用来浇今日之块垒。
评分《观察》绝响,中国曾经的那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彩谢幕。1949,1957,再往后呢?
评分其实只看了一半。。。
评分其实只看了一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