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费孝通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1-3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27953
丛书系列:商务印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费孝通 
  • 人类学 
  • 农村 
  • 江村经济 
  • 中国 
  • 社会 
  • 经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正在写农业部分,又翻出来读了一下,在30,40年代,费的笔下就记录了后来成为研究热门的各个主题,那么,从江村,又能走向何方? 不管是在政治学,还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XX学等各个领域,都能听到关于农耕文化的传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中国是一个...  

评分

婚事从简?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操大办一度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声演员们还专门拍过一部电影来讽刺这种风气。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陋习,现在看来,问题并非这样简单。 费孝通观察到,在协商婚事时,女方会提出极高的彩礼要求,而男方则...  

评分

正在写农业部分,又翻出来读了一下,在30,40年代,费的笔下就记录了后来成为研究热门的各个主题,那么,从江村,又能走向何方? 不管是在政治学,还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XX学等各个领域,都能听到关于农耕文化的传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中国是一个...  

评分

1)为什么? “由于家庭工业的衰落,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因此,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  

用户评价

评分

被王小波誉为中国最诚实的书籍,实至名归。【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农民起义就诞生了。】我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称赞您。

评分

二访明显有点政治意味。

评分

费老的书我觉着看着好舒心一下就看完了然后看完都不记得了。。。。以及翻译太挫了啊太挫了啊。。。。人家英文那么写是怕外国人不懂,你翻给中国人看也需要用”北宋进行改革的行政长官“来代替王安石么。。。

评分

时代变了,可许多传统还是这样。根据我的耳闻目睹,近两代的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依然不重视文化教育,儿女从五六岁开始就承担家里的生产劳动,家庭日常开支极为节俭却在婚丧节庆上铺张浪费,妇女在家中几乎没有地位。费老指出,随着缫丝工业的兴起,女工在家中的经济地位提高,近年来也是如此。费老的笔触严谨客观,不过字里行间时不时流露出隐晦的批评。

评分

一个村民说:“地就在那里摆着。你可以天天见到它。强盗不能把它抢走,窃贼不能把它偷走,人死了地还在……传给儿子最好的东西就是地,地是活的家产,钱是会用光的,可地是用不完的。”【TG就是可以能人所不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