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自由主义法学家。自幼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受教于英国和法国,为《旅行者》、《编年史早报》、《威斯敏斯特评论》、《法学家》等刊物撰稿多年后,应聘主编《伦敦评论》。在此期间的著述后被收入《论文集》中(1859)。密尔主要著作有《逻辑方法》(1843)、《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妇女屈从》(1869)、《论自由》(1859)、《代议制政府》(1861)等。其中《代议制政府》是西方第一部论述代议制的专著,是密尔政治思想特别是国家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约翰.密尔的代议制理论主要包括代议制政府的形式、职能、民主制、选举权、议会以及地方代表机关和民族等问题。
《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中关于“真理”的两条性质: 不可能错误性;偏缺性 围绕这两条性质的讨论可将该章分为三个部分: 1、真理没有不可能错误性 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所力图窒闭的意见是一个谬误的意见(P20L5)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任何对意见的压制都是无根据的。 反驳...
评分1959年3月1印、1962年5月2印、1979年10月3印、2005年1月7印四个印本,比较其中《重印“论自由”序言》一文差别如下: 第二段 尤其是,密尔并不是单纯地、消极地提出要求,而是积极地从理论上加以论证,美其名曰争取“自由”,这就给了贪婪无厌的资产阶级以“理论的”根据,鼓...
评分上午十时,离吃午饭还早,而坐下来读书又觉得局促不安,我消磨这午餐前时间的老办法是去图书馆的书架旁边闲逛,无所用心的左挑右选,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说老实话,J.S.穆勒的名字,以前我从未注目过,茫茫书海中,这回我却独独挑中他的《论自由》,也只是因为它体...
评分 评分首先,我郑重推荐这个译本,相当流畅,应当是比商务本好很多,不存在什么读半天读不出意思的句子。 下面是本书的一些概要与梳理 引言 终于读到了穆勒的这本自由主义巨著,引言部分读了很多遍,越读越发现穆勒逻辑思路的清晰严密。但我还是对其中一些论述有迷惑之处,先记下。 ...
一切政府的活动,只要不是妨碍而是帮助和鼓舞个人的努力与发展,那是不厌其多的。可是,政府一刻不去发挥个人和团体的活动与力量却以它自己去代替他们的活动的时候;不是对他们进行指教、劝导并有时指摘而是束缚他们工作,或是叫他们退立一旁而自己去代替他们工作的时候,害处就发生了。国家的价值,从长远看来,归根到底还在组成它的全体个人的价值。一个国家若只图在管理技巧或者事务细节实践上所表现的类似的东西方面稍稍较好一些,而竟把全体个人智力的扩展和提高这一基本利益推迟下来;一个国家若只为——即使是为着有益的目的——使人们成为它手中较易制驭的工具而阻碍他们的发展;它终将看到,小的人不能真正做出大的事;它还将看到,它不惜牺牲一切而求得的机器的完善,由于它为求机器较易使用而宁愿撤去了机器的基本动力,结果将使它一无所用。
评分经典中的经典!可惜翻译得太惨不忍睹了。。。所有只能给4星了。
评分经典中的经典!可惜翻译得太惨不忍睹了。。。所有只能给4星了。
评分翻译去屎吧
评分很多東西仍是今天所需要的,自由不僅僅是放縱,還有很重要的就是「由自」,做出自己的判斷,不做人云亦云的機器,不壓制少數人,不為主流的輿論代替自己的思考,不因自由放棄道德,而且從功利的角度都是為了人類更長的利益。另外還有對於政府作用的探討。很多都是當下浮躁功利的社會所應汲取的營養,言論、行為都比以前開放多了,真的自由了嗎?不見得,我們更多的被信息奴役,失去了道德,被他人的想法牽著鼻子走,只問他人導向,不問心中夢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