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学术界倡导本土化与规范化以来,学者们对规范化的诉求远大于本土化的努力,对中国社会的现象、经验及其问题的研究依然外在套用、借鉴及验证西方形形色色理信纸的水平上。本书作者以中国人的关系建立及其运作方式为研究起点,对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本土视角、方法、概念、模型等进行了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探求,也对以二元对立思维来比较、研究中国社会及构建中国社会理论的倾向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作者认为,只有从人情、面子与权力的运作过程出发,关注个人权威、道德品质、利益往来及血缘关系等因素的配合方式,才可能揭示出中国社会的运作机制与规则,并建构起相关的理论模式。
翟学伟,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人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翟老师为人严谨,治学讲究,文风犀利,可读性与深度俱佳!修订版加了翟老师在北大的讲座,更加生动,近几年读过少有的有趣味的学术专著! ps.写了这么多竟然还显示字数少啊!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够了吧……
评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几句古文仍然记忆犹新。稚龄之时,学校便分发了几大本蓝色的教材,内容不外乎是四书五经,要求我们每日诵读。及复初中,从大陆来的班主任许是感慨小岛人民生活太过闲散,不知尊师重道为何物,便用班费为每人购置了一...
评分 评分翟学伟老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学者,在对中国本土社会学研究方面,深耕二十余年,有集百家之大成、通中西社会学理论、逻辑推导和理论创新出众之风采。 作为社会学本科的入门者,粗略翻看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初摹西方社会学轮廓后,有幸得知并拜读翟老师《人情、面子与权...
评分中国式人际关系 中国社会和组织的结构,正好是家庭结构的翻版和推延。人情从家庭向社会泛化,只是社会上的人情已经没有了血缘基础,人情关系从原先的必然性变成一种或然性,从原先的“亲”变成“义”再变成“利”。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心理上的认同越来越比实际上的角色关系重要...
自觉人际关系混的差的人可以一读,比世面上讲关系、人脉之类的书靠谱多了,那些书多为西方的理论。常常看到豆瓣上转发因为份子钱拉黑人的广播以及王路之流(绝交要趁早),乃们真的这么“潇洒”?
评分学者关于“人脉”的20年研究成果
评分有些书初看一般,时时会想到,想着又觉得不敢靠过去,后来才觉得有品。书都是一样,是看的人状态一直在变。
评分: D668/1292
评分本土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