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日记》主要内容:在这本被人誉为“奇人奇书”的日记里,记录着当年不少文化人所制作的构思奇巧、妙趣横生的曲谜,粗略算算,数十条之多。如谜面“酒阑人散”,谜底为剧名“罢宴”;谜面“老调子”,谜底为曲牌名“前腔”;“赤壁鏖战”的曲牌谜底是“满江红”;而唐诗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张允和制得谜底为两个戏剧人物“关羽、张飞”。日记记载,当年的吴祖光亦曾制谜一联,谜面是三国里的故事“辕门射戟,翼德低头”,而谜底就是故事的结局,竟是这本日记的主人“张允和”,这曲谜要细细琢磨,会让您豁然贯通,不能不感叹制谜人的智慧与幽默。绞尽脑汁去解读曲谜,大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让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昆曲日记》一书,不仅记载了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活动,还包括各地昆曲领域的大事,是一部珍贵的当代昆曲史料。
读了张允和的《昆曲日子》,60万字很快看完。允和说她父亲曾经带着他们姊妹乘一叶扁舟,跟随江湖上的奇妙船队,昆曲传习所的“青龙”船,到处看戏。这样的父亲,不是为了在起跑线上的赢,而是给了孩子一辈子的爱好和快乐。传字辈的青龙船从苏州阊门解缆,从年初一到腊月底,沿...
评分昆曲曾经靠什么来维系,请读此书。 他们曾经如此鲜活与生动,尽管他们不太可能进入昆曲或戏曲史。 可惜,日记存在断代的缺憾。 相信,日记并不曾断记!
评分一些建议和勘误,希望出版社不要生气。 1. 第一页允和照片下的出生年份误写为1901年,应为1909年。 2. P899 合肥张家世系简表里中 充和的出生年份误写为1914年,应为1913年。 3.前面的照片不少是大合影,下面标示的人名很难对得上照片里的人。如第三张照片,即周有光的右页,说...
评分读了张允和的《昆曲日子》,60万字很快看完。允和说她父亲曾经带着他们姊妹乘一叶扁舟,跟随江湖上的奇妙船队,昆曲传习所的“青龙”船,到处看戏。这样的父亲,不是为了在起跑线上的赢,而是给了孩子一辈子的爱好和快乐。传字辈的青龙船从苏州阊门解缆,从年初一到腊月底,沿...
评分昆曲曾经靠什么来维系,请读此书。 他们曾经如此鲜活与生动,尽管他们不太可能进入昆曲或戏曲史。 可惜,日记存在断代的缺憾。 相信,日记并不曾断记!
版式设计、装帧!
评分张家姐妹还真是灵气,不枉沈从文先生爱上兆和
评分纯粹日记,非热血昆曲爱好者所不能得其要领的;我本指望看到更多的旧事温存。而且,不得不说这出版社真是……糟糕
评分琐碎,但有意思
评分张家二小姐的昆曲日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