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为圣贤,即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氏谈修身。 2、弟近日以五事自课:一曰克己,二曰诚意,三曰立敬,四曰习劳,五曰有恒。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 3、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 4、凡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 5、言物行恒,诚身之道也...
评分常年写日记的人,对本书的理解我相信会更好一些。 更能理解日记里的诚。 往往推荐人写日记,大家第一反应就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哪里有那么多可写 曾国藩经常写,事无巨细,那是像船长写航行日志一样看待自己的一生。 对于普通人,日记本是镜子、倾听者,对曾国藩,日记本是严谨...
评分梁启超评:近设日记,以曾文正之法,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 自觉认真。以圣贤为榜样,以慎独为准则,以血战之勇气,以截断后路之决心,从严要求,切实践行。 绝大学问皆在家庭日用之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第一要戒欺,万不可掩着。 不能立地放下屠刀,则终不能自拔耳...
评分唐浩明先生对曾国藩的所有日记进行一些筛选之后,挑选出了三百多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八个大类,对每一篇日记都录入原文并对之进行翻译解读。从中可略窥曾国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修身做人和家国大事之行迹、智慧。 曾国藩的日记,“凡身过...
评分注释出处待日后一一补上。 1.书中一注,唐以曾国藩、李鸿章两家联姻为例。实为曾同翰林院编修太史袁漱六联姻。 曾国藩的长女曾纪静出生在1841年,6岁那年,曾国藩就给她订了一门娃娃亲,对方是翰林院编修太史袁漱六的儿子袁渝生。两家人是湖南老乡。 1861年,曾纪静20岁这一年...
得感谢曾国藩留下了这么详细的日记,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出类拔萃的男人的另一面,青年时期的烦恼,身居高位后的难处等等。唐浩明点评的也非常好。
评分几乎每篇日记都记录了当天的读书情况。
评分写日记是个好习惯
评分与唐先生的看法正相反,我觉得慈禧召见曾国藩的几篇日记才是最精彩的部分。高手过招,点到为止,每句话都有玄机。
评分不可谓体现二千年中国文化性格之圣人,实是宋以后文人之标致,唐前之人多野也多勃然生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