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解釋學

主體解釋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法] 米歇爾·福柯
出品人:
頁數:594
译者:佘碧平
出版時間:2005-05
價格:3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05613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福柯
  • 哲學
  • 西方哲學
  • 社會學
  • 法國
  • 思想史
  • Foucault
  • 文化研究
  • 主體性
  • 解釋學
  • 哲學
  • 文本闡釋
  • 意義生成
  • 意識結構
  • 理解過程
  • 自我意識
  • 西方哲學
  • 現代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主體解釋學》中,福柯對“關心自己”進行瞭詳細的研究。對於福柯來說,“關心自己”不僅僅是著名的德爾斐神渝“認識你自己”,而且還包括各種哲學實踐。它旨在錶明倫理主體是根據什麼手段,步驟和曆史目的在與自身的既定關係中自我塑造的。這個研究超過瞭嚴格的哲學史範圍。福柯在描述古代主體化方式的同時,力圖揭示現代主體化方式的暫時性。因為解讀占代人,可以讓我們探詢我們這些現代主體的身份。

著者簡介

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齣生在法國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讀於巴黎高師和索邦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和心理學文憑。1951年,通過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61年獲國傢博士學位。1970年被遴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豐,聞名於世的有《癲狂與文明:古典時代的癲狂史》(1961年)、《診所的誕生》(1963年)、《詞與物》(1966年)、《知識考古學》(1969年)、《規訓與懲罰》(1975年)和《性經驗史》三捲(1976,1984,1984年)。

米歇爾・福柯是後結構主義主要代錶人物。他不僅“談玄論理”,而且還直接批評自啓濛運動以來的“現代性文化”。...

作者作品:

・ 《性經驗史》

・ 《不正常的人》

・ 《主體解釋學(1981-1982)》

・ 《性經驗史(增訂版)》

・ 《必須保衛社會》

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

1981-1982年度演講

1982年1月6日 第一小時
1982年1月6日 第二小時

1982年1月13日 第一小時
1982年1月13日 第二小時

1982年1月20日 第一小時
1982年1月20日 第二小時

1982年1月27日 第一小時
1982年1月27日 第二小時

1982年2月3日 第一小時
1982年2月3日 第二小時

1982年2月10日 第一小時
1982年2月10日 第二小時

1982年2月17日 第一小時
1982年2月17日 第二小時

1982年2月24日 第一小時
1982年2月24日 第二小時

1982年3月3日 第一小時
1982年3月3日 第二小時

1982年3月10日 第一小時
1982年3月10日 第二小時

1982年3月17日 第一小時
1982年3月17日 第二小時

1982年3月24日 第一小時
1982年3月24日 第二小時

概要

授課情況報告

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主体解释学》——如果哲学的诞生并不是源于“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如果在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从属于“关心你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一直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来意义?这对我们当代人探索自由的道路都能带来哪些启发?

評分

《主体解释学》——如果哲学的诞生并不是源于“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如果在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从属于“关心你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一直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来意义?这对我们当代人探索自由的道路都能带来哪些启发?

評分

《主体解释学》——如果哲学的诞生并不是源于“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如果在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从属于“关心你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一直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来意义?这对我们当代人探索自由的道路都能带来哪些启发?

評分

《主体解释学》——如果哲学的诞生并不是源于“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如果在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从属于“关心你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一直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来意义?这对我们当代人探索自由的道路都能带来哪些启发?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主體和真理的紐帶靠修身拉緊;如何修身,如何認識自己,諸多學派有諸多理論。福柯不過是個整理者,陳述瞭目的和核心,至於方法,還是交給自己吧。P.S.翻譯得語句還算通暢,但詞語很欠火候,有時還不得不自行更換詞匯以理解意思。

评分

第一次閱讀完的福柯作品。本書討論的問題真是中西思想印證的極好支點。不是從內容說,而是從思想的立足點。關心你自己,不斷通過修生(身)實踐成為能夠道說真相的主體,人活著必須是為瞭與自身有一個最好的關係。此是對“仁”的絕好注解。我們能否成為我們所思考的真實的倫理主體?哲學不是為瞭彆人而作,做哲學即是關心自己的修行方式,不過成己必須在成人成物中完成。修己是最簡單的安人方式。

评分

這本書我讀瞭3遍

评分

第一遍結束

评分

緻今讀過的內容製作最規範的學術書籍,翻譯流暢,印刷細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