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體解釋學》中,福柯對“關心自己”進行瞭詳細的研究。對於福柯來說,“關心自己”不僅僅是著名的德爾斐神渝“認識你自己”,而且還包括各種哲學實踐。它旨在錶明倫理主體是根據什麼手段,步驟和曆史目的在與自身的既定關係中自我塑造的。這個研究超過瞭嚴格的哲學史範圍。福柯在描述古代主體化方式的同時,力圖揭示現代主體化方式的暫時性。因為解讀占代人,可以讓我們探詢我們這些現代主體的身份。
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齣生在法國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讀於巴黎高師和索邦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和心理學文憑。1951年,通過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61年獲國傢博士學位。1970年被遴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豐,聞名於世的有《癲狂與文明:古典時代的癲狂史》(1961年)、《診所的誕生》(1963年)、《詞與物》(1966年)、《知識考古學》(1969年)、《規訓與懲罰》(1975年)和《性經驗史》三捲(1976,1984,1984年)。
米歇爾・福柯是後結構主義主要代錶人物。他不僅“談玄論理”,而且還直接批評自啓濛運動以來的“現代性文化”。...
作者作品:
・ 《性經驗史》
・ 《不正常的人》
・ 《主體解釋學(1981-1982)》
・ 《性經驗史(增訂版)》
・ 《必須保衛社會》
《主体解释学》——如果哲学的诞生并不是源于“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如果在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从属于“关心你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一直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来意义?这对我们当代人探索自由的道路都能带来哪些启发?
評分《主体解释学》——如果哲学的诞生并不是源于“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如果在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从属于“关心你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一直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来意义?这对我们当代人探索自由的道路都能带来哪些启发?
評分《主体解释学》——如果哲学的诞生并不是源于“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如果在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从属于“关心你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一直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来意义?这对我们当代人探索自由的道路都能带来哪些启发?
評分《主体解释学》——如果哲学的诞生并不是源于“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如果在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从属于“关心你自己”;那么我们是否一直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来意义?这对我们当代人探索自由的道路都能带来哪些启发?
評分主體和真理的紐帶靠修身拉緊;如何修身,如何認識自己,諸多學派有諸多理論。福柯不過是個整理者,陳述瞭目的和核心,至於方法,還是交給自己吧。P.S.翻譯得語句還算通暢,但詞語很欠火候,有時還不得不自行更換詞匯以理解意思。
评分第一次閱讀完的福柯作品。本書討論的問題真是中西思想印證的極好支點。不是從內容說,而是從思想的立足點。關心你自己,不斷通過修生(身)實踐成為能夠道說真相的主體,人活著必須是為瞭與自身有一個最好的關係。此是對“仁”的絕好注解。我們能否成為我們所思考的真實的倫理主體?哲學不是為瞭彆人而作,做哲學即是關心自己的修行方式,不過成己必須在成人成物中完成。修己是最簡單的安人方式。
评分這本書我讀瞭3遍
评分第一遍結束
评分緻今讀過的內容製作最規範的學術書籍,翻譯流暢,印刷細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