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述吃喝的艺术,然而,又不仅仅是一本烹饪书。它所写的文章与人们的健康、幸福以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论感觉、味觉、美食、饮料、消化、消瘦、餐饮业、宴会、肥胖、禁食等,涉及的领域极为宽广。
他是最犀利的美食家,无数后来的美食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他的“金句”。
他是最出名的美食家,有数不清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美食,如萨瓦兰奶酪、萨瓦兰蛋糕。
他是最坎坷的美食家,出身贵族,担任要职,又亡命天涯,最后沉心美食,完成“饮食圣经”。
让·安泰尔姆·布里亚 - 萨 瓦兰(1755—1826),出生于法国贝莱,法国律师、政治家和美食家。曾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制宪议会任职,后回到家乡贝莱担任市长。曾经流亡美国,在纽约帕克剧院担任首席小提琴手。1796年,他获准回到法国,开始创作《厨房里的哲学家》,但直到 1825 年才出版。
美食家都毒舌,这句话不知道会不会得罪一票人。 吃好吃的东西百分之百是人的本能,不然当年也不会费那个脑筋发明火吃熟食~不过这样顶多算个吃货,算不上美食家。 想成为美食家,必须首先要有敏锐的舌头和辨识好东西的品味。此为毒舌一。 另外,还要把你吃到的美味、思索的哲...
评分這是一本古老的關於吃的書。 寫這個書的老爺爺已經二百五十多歲了。 開篇老爺爺裝學究兒,各種絮叨,以至於前二十來頁都不好看。 隨後老爺爺終於露出吃貨原形,開始了老頑童耍賴皮的節奏~ 合上書你一定會記住一個叫做“松露火雞”的菜,因為這道菜在全書中出現的頻率特高。而...
评分 评分马马虎虎看看。文笔很一般。醉汉和消化不良者都不懂得怎样吃喝的学问,真的吗?那我问问,饿的发慌,你还管他吃喝的学问?人类是所有动物中唯一能够在不感到饥渴的情况下享受吃喝的快乐的物种。 嗯,要把地球啃光
评分若是有人真的敢用这个句式,那也只能是布里亚-萨瓦兰。 1755年出生于法国贝莱一个律师家庭的布里亚-萨瓦兰,青少年时期学的毫无悬念也是法律。成年后,他开始在家乡从事律师行业。一生平坦而小康的生活眼见要在他面前展开。 然后机会来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刚刚拉开序幕,...
: TS971/4218
评分相信我 科学是解释不清我们对美味的感受与追求的 此外若真能穿越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 我愿倾尽全力混入这个老头的社交生活圈
评分又是一本很另类小资的书
评分对于一个成都人而言,按理来说应当不需要任何美食哲学来指导自己的进食准则。但萨瓦兰的书应当是个例外,尤其是在这危险的时刻。如果有一天成都人失去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城市理念,那它崩溃的源头一定是在我们的胃上,在我们的手上,在我们的舌头上,在我们敷衍了食的态度上。萨瓦兰神圣的法国菜救不了我们的饮食文化,但至少它可以是一声惊雷,让那些以饮食之名在饭店里腐化堕落的庸人和厨师搞清楚什么才是饮食之道,什么又是待客之道。
评分粗略看过一遍,作者太毒舌﹁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