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為「宇稱不守恆」理論的貢獻,成為率先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1982年,美國氫彈之父泰勒在楊振寧六十大壽的祝賀文中提到,楊振寧應該因為創建「楊—密爾斯規範場理論」再次得到諾貝爾獎。1999年,著名的物理學家戴森推崇,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狄拉克之後,為二十世紀物理科學樹立風格的一代大師。
2002年,在海峽兩岸陸續為楊振寧盛大祝賀八十歲生日之際,由《中國時報》前科學主筆、也是《吳健雄傳》作者江才健執筆的《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11月5日即將由天下文化與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共同出版。
這本傳記不僅敘述了楊振寧的童年和成長歷程、愛情與親情生活、科學品味與成就,更透露出他的待人處事風格、對中國的特殊情感,以及他與李政道先生之間關係的微妙轉變。
我一直很喜欢看科学史的书。2009年时,我的一个好朋友嫁给了一位美籍华人,此人早在80年代中期就赴美国深造的留学生,当时,中美之间没有正常的留学渠道,借助于李政道的计划,他也算是李的学生了。他在2010年初送我本季羡林之子季承写的《李政道传》,上面讲述了李政...
评分我一直很喜欢看科学史的书。2009年时,我的一个好朋友嫁给了一位美籍华人,此人早在80年代中期就赴美国深造的留学生,当时,中美之间没有正常的留学渠道,借助于李政道的计划,他也算是李的学生了。他在2010年初送我本季羡林之子季承写的《李政道传》,上面讲述了李政...
评分抛开杨李恩怨,就江才健的这本传记而言,写得很科学又很通俗,很文学又很历史,作为一部传记,很值得读的。当然,为人作传,不可避免受传主的立场的影响,传记有倾向性,我觉得和新闻的客观性一样,都带有作者个人的判断、情感和价值倾向。江才健也想采访李政道,但李回绝了。
评分本书发表在李杨决裂之后,李政道本已经不想再谈此事,杨振宁却率先重新挑起战火。 杨振宁比李政道更早回国访问,然而他回国不过是拿了诺贝尔奖之后回国接受欢呼,然后再拍拍屁股走人。李政道却为中国文革后的基础科学人才流失而努力奔走,建设了赴美访问学者等项目,培养出了...
哈哈,豆瓣上此书的英文名字被人恶搞了,才发现。
评分哈哈,豆瓣上此书的英文名字被人恶搞了,才发现。
评分哈哈,豆瓣上此书的英文名字被人恶搞了,才发现。
评分哈哈,豆瓣上此书的英文名字被人恶搞了,才发现。
评分哈哈,豆瓣上此书的英文名字被人恶搞了,才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