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龍
日本當代著名作傢。1952年生於日本長崎。早年接受西方嬉皮士文化影響並嘗試編導電影。1973年進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讀書,抱負“反體製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受挫後轉入文學創作。 1976年發錶處女作《近似無限透明的藍》,接連獲得第十九屆群像新人奬和第七十五屆的芥川奬,轟動日本,至今銷售超過350萬冊,並形成瞭日本文學史新的流派——透明族。2000年憑藉小說《共生蟲》獲得第三十六屆榖崎潤一郎奬。其他代錶作品有《69》《離開朝鮮半島》等。村上龍的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在全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張緻斌(譯者)
颱灣地區知名譯者。譯有村上春樹作品《電視人》《雨天炎天》《懷念的一九八〇年代》,村上龍作品《無限接近透明的藍》《69》《共生蟲》《希望之國》,吉本芭娜娜作品《盡頭的迴憶》等。
《到處存在的場所 到處不存在的我》這本書,村上龍以居酒屋、公園、便利商店等場所作為舞颱,將過去所發生的連接當下「場所」短暫片刻發生的事情描述齣來,試圖將類似「希望」的東西寫進這些短篇。所謂「希望」,是一種「未來會比現在更好」的想法。要描寫社會的絕望與頹廢,如今已經非常簡單。所有的場所都充滿瞭絕望與頹廢。在被現代化的強大力量推著嚮前進的時候,描寫其中消極負麵的部分,是文學的使命。對於現代化背後那些遭到歧視的人、被拋下的人、被壓垮的人,或是抗拒現代化的人,日本文學一直以來都多有描寫。但是在現代化告終許久之後的現代,已經不需要這樣的手法以及這種主題的小說瞭。
在這本短篇集裡,村上龍試圖為各個齣場人物刻劃齣他們所特有的希望。不是社會的希望。是別人所無法共同擁有,隻屬於個人的希望。
作者簡介:村上龍
1952年生於長崎縣佐世保市,本名龍之介的村上龍,一直抱持著「不重複用同一個方法」創作作品,第一部小說《接近無限透明的藍》即獲得第19屆群像新人獎、第75屆芥川獎,作品的尺度在當時引起不小的社會騷動,這一位天纔作傢在喧囂與齣類拔萃的資質中,初試啼聲便於日本文壇擁有瞭屹立不搖的文學地位。過去曾被宣稱是日本「年輕一代的旗手」,村上龍拒絕「被定位」,活躍於電影、電視、廣告、音樂、旅行的他,永遠敏感觸摸時代核心,將社會脈動化成筆下一部部緊扣人心的奇異作品。
对村上龙的印象其实还一直停留在《近似无限透明的蓝》,汗水和烟雾中的迷乱,充满幻觉体验的重口文字,让我从此对他打上了固定标签,也难免惊讶于此番的清淡口味。从书名《到处存在的场所,到处不存在的我》隐约可知主题,以八个常见场所书写普通人物的琐细故事,或许全然没有...
評分 評分八個場所,八個故事,八個屬於個人的願望。那些願望僅僅屬於個人,而且被社會認為是「不正確」或「不合理」的願望,有時候就連自己本身也會懷疑,或者是連自己本身也察覺不到的願望。當大家都覺得在現實中完全沒有辦法去實現它們,幸好故事的結尾或多或少給了我們一點希望。
評分每次在图书馆找村上春树的书,都会在旁边看到村上龙。但是一开始,我都是拒绝的。因为拾起一个不认识的作者,我往往先看书名。后来我偶然看到了村上龙的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一个名字吸引了我。后来我才发信啊他和村上春树并称为日本“双村上”,他曾经也组过摇滚乐...
我們已然隱沒在這個社會的背景中。
评分凝縮時間法
评分看村上龍的第一本。說是寫希望之書,我看到的隻有絕望和幻覺。日本人還真像海,錶麵平靜,內裏翻滾。隱含的中等收入陷阱,低端工業的萎縮隻能靠在六本木居酒屋消費來拯救。作者是有多跨界居然還寫過日元貶值與通貨膨脹。。。
评分這些年來,這世界上。不曾有任何一處,讓我有過歸屬,這樣的感受。隻有在路上,也隻有在路上,纔好像能說,我仿佛,可能,我是不是可以,在這裏存在過。
评分當時隻是被書名誘惑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