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爾以柏拉圖的《理想國》為雛形,取其小國寡民、階級分工和公有財產的理念,在《烏托邦》中構築一個非基督教的、共產的城邦國,以理性為治國的上綱原則。除了哲學與政治學的思辯,《烏托邦》亦藉文學性的虛構,將抽象的理念納入當時盛行的旅行文學的敘事框架中。
湯瑪斯•摩爾
於1478年出生,1535年被國君亨利八世下令處死,近60年的人生學仕兩順,不僅是傑出的律師、也是當時英國人文主義學者的領袖。他曾多次出任公職,官拜宰相,但因拒絕承認亨利八世為「教會之至尊」而去宰相職,遭囚禁於倫敦塔,終以身殉教。1935年受羅馬天主教會尊為聖徒。摩爾著作多以拉丁文寫成,尤以《烏托邦》一書傳世,其餘著作包括將古典希臘作品譯為拉丁文、神學論述,以及英文詩歌等。
莫尔的两难 莫尔在介绍乌托邦的社会制度之前,并不是按照一般学术著作开篇谋局,对乌托邦作一总揽,让读者以俯瞰的方式观其大概,进而抽丝剥茧,逐条剖析其内部机理,而是从乌托邦的地理特性入手,着重强调乌托邦暗礁密布、航道莫测、城防坚固,乌托邦国民握据天险屏障,军事上...
评分如果恶是现世的写照,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何以在现世活得足够好而不至于郁郁而终?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是个问题。回过头去匍匐在某个神的脚下祈求指引,是倒退;跌入恶的泥潭一蹶不振,是自弃。读完《乌托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没有信仰的灵魂终究不安宁,不相信神,那就选...
评分 评分如果恶是现世的写照,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何以在现世活得足够好而不至于郁郁而终?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是个问题。回过头去匍匐在某个神的脚下祈求指引,是倒退;跌入恶的泥潭一蹶不振,是自弃。读完《乌托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没有信仰的灵魂终究不安宁,不相信神,那就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