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群众出版社
作者:[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出品人:
页数:3册
译者:田大畏 等
出版时间:1996-12
价格:9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4105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索尔仁尼琴
  • 俄罗斯
  • 历史
  • 反乌托邦
  • 政治
  • 俄罗斯文学
  • 小说
  • 外国文学
  • 历史
  • 政治
  • 苏联
  • 极权
  • 监狱
  • 人权
  • 冷战
  • 文学
  • 记忆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史诗般巨著《古拉格群岛》就是以这样沉痛的题辞开篇。1973年,索尔仁尼琴决定将这本书秘密送往西方发表,这成了苏联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可以说,苏联当局决定剥夺索尔仁尼琴的国籍,并将其强行驱逐到欧洲,与这本书的出版关系极大。

这部长达140 万字的巨著,堪称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最精炼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驾驭材料的能力。书中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谴责,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重要的参考著作。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08.8.3)前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

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45年2月,作者在东普鲁士的前线被捕,因为他同一个老朋友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市,任中学数学教员。

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索尔仁尼琴的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这部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1963年,作者加入苏联作协。这以后,他又写了好些作品,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除了《马特辽娜的家》等四个短篇外,其余均未能在苏联境内发表。1965年3月,《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

1967年5月,第四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前夕,索尔仁尼琴给大会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遭到当局指责。1968年,长篇小说《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1969年11月,作家被苏联作协开除会籍。

1970年,“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迫于形势,索尔仁尼琴没有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1971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了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披露了从1918年到1956年间苏联监狱与劳改营的内幕。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随后他移居美国。

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消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同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根据苏联作协的决定,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开始在苏联国内陆续出版。

目录信息

第一部 监狱工业
第一章 逮捕
第二章 我国下水管道的历史
第三章 侦查
第四章 蓝滚边
第五章 最初的监室——最初的爱
第六章 那个春天
第七章 在机器间
第八章 襁褓中的法律
第九章 法律在壮大
第十章 法律成熟了
第十一章 处以“最高措施”
第十二章 监禁
第二部 永恒的运动
第一章 群岛之舟
第二章 群岛之港
第三章 囚徒运输队
第四章 从岛屿到岛屿
第三部 劳动消灭营
第一章 阿芙乐尔的手指
第二章 群岛露出海面
第三章 群岛病灶的扩散
第四章 群岛在硬结
第五章 群岛的根基
第六章 “拉来法西斯啦!”
第七章 土著的生活
第八章 劳改营里的妇女
第九章 杂役
第十章 政治犯的替身
第十一章 思想纯正分子
第十二章 “砰一砰一砰”
第十三章 再交出一层皮!
第十四章 改变命运!
第十五章 惩隔室,强管棚,强管区
第十六章 社会亲近分子
第十七章 娃娃犯人
第十八章 古拉格的缪斯
第十九章 泽克民族
第二十章 狗的职务
第二十一章 营旁世界
第二十二章 我们在建设
第四部 灵魂与铁丝网
第一章 向上
第二章 还是败坏?
第三章 带“笼口”的自由
第四章 几个人的命运
第五部 苦役刑
第一章在劫难逃
第二章 革命的微风
第三章 锁链,还是锁链
第四章 怎么会忍受?
第五章 铁板下的诗篇,岩石下的真理
第六章 坚定的逃跑者
第七章 一只小白猫
第八章 靠意志逃跑与靠技术逃跑
第九章 拿冲锋枪的孩子们
第十章 营区的土地在燃烧
第十一章 摸索前进,扯断锁链
第十二章 肯吉尔营四十天
第六部 流放
第一章 自由初期的流放
第二章 农瘟
第三章 流放地日趋茂密
第四章 放逐各族人民
第五章 刑满之后
第六章 流刑犯的幸福生活
第七章 出狱后的囚犯
第七部 斯大林死后
第一章 事到如今,左右为难
第二章统治者易人,群岛依然在
第三章 今天的法律 [5]
后记
写在后记之后
又过了十年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被捧上天、又落回地后,在被西方看作反对苏联专制的最有力的证言者、又坚定的反对西方的物质主义从而让左右两派都无所适从后,索尔仁尼琴,伟大的、奇迹般的索尔仁尼琴再也无法与身后的世界争辩。 看他的《癌症楼》、《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还是沉痛和沉重。...  

评分

近来无事,看了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很浪漫的名字,讲的原来是苏联的监狱、劳改营、流放,无边无际的荒谬与苦难,无知与偏见,大恶与大善…… 读到最后,所有我熟读的细节已不再屑于提起。它们是那么的荒谬,又是那么的类似。相比整篇宏文所给我思想上所带来的震撼,...  

评分

评分

幸福是什么? 对三十年代的前苏联人民来说,幸福莫过于家门深更半夜被敲开,国家内务部的人问“你是某某吗”? 你回答说,不是,某某住在隔壁。 于是你知道,你逃过了一劫。逃过了“夜间逮捕”。 也有人自动送上门去。 一名妇女跑去内务部接待站询问,她的邻居被逮捕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小说?从来不把小说当小说写的书,才是真正的小说!!读得让人开心而郁闷,开心的是思想的美妙,郁闷的是我们和他们一样。。。文字是那样的优美,可以和雨果比较,法律和刑法都给了明确的指出

评分

从无到无,从有到有,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评分

想到某位先生的一句话:“统治阶级占上风就是专制,被统治阶级占上风就是革命,革命产生暴君,暴君又产生革命。”(2008.4.12)

评分

在古拉格,只有死人笑得出来,因为他们终于解脱了。

评分

20世纪最不和谐的作家去世。为纪念重读此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