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安宅
出品人:
页数:164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5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51539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李安宅
  • 人类学
  • 礼学
  • 历史
  • 礼记
  • 史学
  • 社會學
  • 《仪礼》
  • 《礼记》
  • 社会学
  • 礼制研究
  • 古代礼仪
  • 传统文化
  • 社会结构
  • 儒家思想
  • 制度分析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仪礼》与《礼记》对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本书是近代国人对这两部经典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全面系统研究的首部专著,无论对于社会学研究还是礼学研究,都具有拓宽新视野、开辟新领域的重要意义。作者对于史料删繁就简、去芜存精,分门别类之精当,分析评论之高妙,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安宅(1900-1985年),河北省迁安县人。字仁斋,笔名任责。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学会顾问、中国民俗学研究会顾问等。192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赴美国深造。1938年赴甘肃拉卜楞寺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调查,后任教于成都华西大学。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进藏任教。1963年任教于四川师范学院。1985年逝世。一生专治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藏学的研究,颇有成绩。宗教方面的专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调查报告》、《宗教与边疆建设》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礼
(1)礼的本质
(2)礼的功用
(3)行礼的资藉
(4)礼的理论
甲、中庸
乙、诗的态度
丙、一般的理论
第三章 语言
第四章 物质文化
(1)衣饰
(2)饮食
(3)居住
(4)游行
(5)什物
甲、长度
乙、容量
(6)职业
甲、分工
乙、贱艺
第五章 乐
(1)定义
(2)作用
第六章 知识
(1)演化的认识
(2)对于宇宙的认识
(3)对于地理的认识
第七章 宗教与仪式
(1)育子
甲、生产以前
乙、降生以后
丙、接子与名子
丁、抚养
(2)冠笄之礼
甲、仪式
乙、意义
(3)婚嫁
甲、仪式
乙、意义
(4)丧葬
甲、葬前
乙、葬
丙、葬后
丁、丧义
(5)祭祀
甲、祭之种类
乙、祭之准备
丙、祭之处所
丁、祭之理论
(6)卜筮
(7)其他信仰
甲、梦
乙、人为天地心
第八章 社会组织
(1)婚制
(2)纪认宗亲法--宗法
(3)社会关系
甲、君臣
乙、父子
丙、男女
丁、朋友
戊、长幼
己、阶级
庚、交接
①相见
②馈赠
③慰问
④世故
(4)社会制裁
甲、人格
乙、责任心
丙、礼乐
丁、复仇
戊、社会政策
己、命
庚、禁忌
(5)财产
(6)教育
(7)娱乐与游戏
第九章 政治
(1)领袖
(2)政令
甲、刑罚
乙、战争
(3)政治理想:一个综合
引用书目

附录一:关于祖尼人的一些观察和探讨
附录二:边疆社会工作
附录三:边民社区实地研究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通书观点莽撞,言语粗糙。 第一章《绪论》中,说“六十花甲子”“小周天”“大周天”等等是”莫名其妙的东西”。难以想象,这是研究《仪礼》与《礼记》的学者,不禁质疑他的学问根基在哪里。《参同契》、葛洪、陶弘景,哪个不曾透彻论述。 第二章中,论《礼的本质》,说“礼...

评分

通书观点莽撞,言语粗糙。 第一章《绪论》中,说“六十花甲子”“小周天”“大周天”等等是”莫名其妙的东西”。难以想象,这是研究《仪礼》与《礼记》的学者,不禁质疑他的学问根基在哪里。《参同契》、葛洪、陶弘景,哪个不曾透彻论述。 第二章中,论《礼的本质》,说“礼...

评分

通书观点莽撞,言语粗糙。 第一章《绪论》中,说“六十花甲子”“小周天”“大周天”等等是”莫名其妙的东西”。难以想象,这是研究《仪礼》与《礼记》的学者,不禁质疑他的学问根基在哪里。《参同契》、葛洪、陶弘景,哪个不曾透彻论述。 第二章中,论《礼的本质》,说“礼...

评分

通书观点莽撞,言语粗糙。 第一章《绪论》中,说“六十花甲子”“小周天”“大周天”等等是”莫名其妙的东西”。难以想象,这是研究《仪礼》与《礼记》的学者,不禁质疑他的学问根基在哪里。《参同契》、葛洪、陶弘景,哪个不曾透彻论述。 第二章中,论《礼的本质》,说“礼...

评分

通书观点莽撞,言语粗糙。 第一章《绪论》中,说“六十花甲子”“小周天”“大周天”等等是”莫名其妙的东西”。难以想象,这是研究《仪礼》与《礼记》的学者,不禁质疑他的学问根基在哪里。《参同契》、葛洪、陶弘景,哪个不曾透彻论述。 第二章中,论《礼的本质》,说“礼...

用户评价

评分

以社会学角度将仪礼、礼记拆开分类而成。

评分

谈礼记的不如谈祖尼人的,谈祖尼人的不如谈边政学的

评分

绪论写得疏朗醇厚!但主体部分有点浮光掠影,当文化散文读的。

评分

仪礼部分较粗线条,将古礼纳采与新的社会学框架下。谈论祖尼人的部分比较有意思,可以看出中国人类学早起的某些特征。最后部分讨论边政。

评分

可能在当时算个不偏不倚的工整之作,但现在是被发明成“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