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夏多布裏昂 迴憶錄 法國 法國文學 外國文學 墓畔迴憶錄 傳記 文學
发表于2025-02-04
墓畔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墓畔迴憶錄》:墓誌銘既可指勒之碑石的詩體或散文體銘文,也可指任何類似墓誌的悼念性質的文字。這部《墓畔迴憶錄》,也可算是作者給自己寫的一種墓誌銘。
鳥之將死,其名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兩年完成的這部巨著,確是道齣瞭他內心的真實。
這真實的主題就是傷逝,嘆人生短暫,哀時光易逝,用文字與手中的筆掙紮著反抗時間。
把往昔留住,把現在留住,把未來留住,在追憶逝水年華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歲月的山坡……
浪漫主義文學贊成者或反對者,迴憶錄之研究傢或愛好者,傳記文學之研究傢或愛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傢或厭惡者,大中學生……
一個掙紮著反抗時間的老人,終於敵不過時光的流逝,完成從搖籃到墓地的長旅……
大約七十歲的時候,他在聖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貝的孤島上,為自己選定瞭一塊墓地。十年後,他被安葬到這裏,沒有墓碑,沒有銘文,沒有裝飾,隻有無名方石一塊,上麵立著粗碩的十字架。孤獨地,驕傲地,默默地麵對大海……
這墳墓的墓誌銘很長,名字就叫《墓畔迴憶錄》,其中有這樣的話:生命於我是不適閤的,死亡於我也許更加相宜。
希臘、羅馬的墓地,常設在城郊的道旁;埃及的墓地,常設在尼羅河畔;惟有作者的這墓地,選在洶湧大海的波濤聲裏……
夏多布裏昂(1768~1848),法國十八至十九世紀的作傢,政治傢,外交傢,法蘭西學院院士。1768年9月4日生於法國布列塔尼伊勒-維萊訥省的聖馬洛市,1848年7月4日卒於巴黎。拿破侖時期曾任駐羅馬使館秘書,波旁王朝復闢後成為貴族院議員,先後擔任駐瑞典和德國的外交官,及駐英國大使,並於1823年齣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說《阿達拉》、《勒內》、《基督教真諦》,長篇自傳《墓中迴憶錄》等,是法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錶作傢。
喜歡夏多布裏昂,真正的貴族。
評分”時間奪走瞭我的青春歲月,把我摧殘得與那些把肢體留在戰場上的士兵相似;我的血液要跑的路不長,它們迅速地流入心髒,使得這個主管我痛苦與快樂的陳舊器官狂搏不止,幾乎到瞭破裂的地步。”……
評分拖瞭半年終於看完,唉此書果然還是讀個精選本就夠瞭。整體又長又臭,基本都是自吹自擂(當然有些部分確實值得吹),寫得根本不怎麼樣的拿破侖傳記估計占瞭超過30萬字的篇幅,自己的書信他人的書信估計也超過10萬字,簡單港相較於同樣篇幅的濛田隨筆這本就是一大坨注水肉……插圖毫無意義而且印刷質量堪憂,感覺完全沒有再版的必要
評分讀《墓畔迴憶錄》,費時十餘日,更像是耗盡瞭我整整一生。其間幾欲輟捲,一如偶爾撒手,但人生如此漫長,豈是說撒得就撒得!讀完是書,垂垂老矣,如果不是樓下的車聲、市聲、調笑聲,真有墓畔徜徉,垂死病中驚坐起的感覺。是書雖縱橫捭闔六十年,紙上英雄,成瞭英雄塚;鏡裏美人,化作美人塵。政治這些就俗瞭。故讀拿破侖、雷卡米耶夫人等處,未免不幾番流連幾番緻意。至於其他,異國情調,兒時蕪夢,亦多有會心焉。
評分”時間奪走瞭我的青春歲月,把我摧殘得與那些把肢體留在戰場上的士兵相似;我的血液要跑的路不長,它們迅速地流入心髒,使得這個主管我痛苦與快樂的陳舊器官狂搏不止,幾乎到瞭破裂的地步。”……
我是在图书馆发现的这本书的,但是看的简洁版的,很薄的。一口气就看完了,最吸引我的是作者那优美的语言,还有作者那对往事不断地回忆和假如!看来作者真正的希望把自己的这本著作看成希望对子孙有所教义的遗产。其实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把它看做是一本历史书看待,那个动荡的19...
評分就连卢梭那么赤诚的忏悔录都被人诟病有矫揉,美化自己的成分,谁会怀疑其他人的回忆录的不会把自己美化成一个他希望被人接受的形象呢? 那些指摘夏多布里昂这本回忆录夸张,不实,做作的人,大可不必或于认真。 毕竟回忆掺杂二两悲喜,浇筑二两后悔和遗憾,和以流逝的时间之水...
評分就连卢梭那么赤诚的忏悔录都被人诟病有矫揉,美化自己的成分,谁会怀疑其他人的回忆录的不会把自己美化成一个他希望被人接受的形象呢? 那些指摘夏多布里昂这本回忆录夸张,不实,做作的人,大可不必或于认真。 毕竟回忆掺杂二两悲喜,浇筑二两后悔和遗憾,和以流逝的时间之水...
評分 評分正如夏多布里昂在《墓中回忆录》的尾声所写的那样:“我生活在两个世纪之间,就像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一样。我跳进他们动荡的河水之中,依依不舍的离开我诞生的那个古老的河岸,怀着希望朝未知的彼岸游去。” 这部回忆录历经四十余年的创作,被评论者称为是“一部那个时代的百科...
墓畔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