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ISBN:9787301083796,作者:张植荣著
张植荣 1964年生,湖北仙桃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专攻中国政治与外交、边疆与民族、西藏等问题。 1989——2004年在北京大学任教。其间1998——1999年任日本新泻大学副教授;2002年9月——2003年2月任台湾政治大学副教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比较全,可做入门科普书
评分谭其骧先生之所以说“就是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主要还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明清时代,中国基本上完善的解决了国家边疆的一系列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合法的统治问题。而在之前的历史时期中,由于生产力水平、地理认识与实践能力的局限性和客观上的地理环境制约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边疆并不固定,这就好比美国刚建国的时候只在美洲大陆东海岸,随后随着生产力水平、市场和地理认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向西海岸扩展,知道完成美国边界的基本确认。中国的这个进程一直持续到明清之际。在乾隆时期基本定型。 而中国边疆问题也不是一个历史问题,或者说,如果称其为历史问题,那么这个历史的起点并不远,而是在鸦片战争开始。
评分1.某年某喇嘛获某奖、此后国际声望陡升原来是沾了某政治风波的光,公开宣布此举为惩戒中国,颁奖委员会不觉意气用事吗?2.五七年西藏叛乱简直就是猪湾事件的翻版啊。3.有关达赖喇嘛十四的出逃,只字不提“十七条”(中国五一年收复西藏的重要文件)并未受到另一签署方的承认(被迫签署)。4.某宗教领袖公关团队真是逆天地厉害:“人权”(西方热门)“非暴力”(仿甘地)“宗教对话、民主自治”(避免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政教合一的联想)。
评分国际政治博弈的实体化结果和战场就是边疆。这本书是为准备边疆论坛九而读,大有裨益。然而部分章节冗余较多,材料更新较慢,是个硬伤。
评分国际政治博弈的实体化结果和战场就是边疆。这本书是为准备边疆论坛九而读,大有裨益。然而部分章节冗余较多,材料更新较慢,是个硬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