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全集(上下)》,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6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38卷为底本标点,现编为41卷。
看明朝的那些事,最神的莫过王阳明,于是找来他的书,本来就觉得没时间看,乍一看又是文言,基本没信心了,可是“知行合一”那四个字还是有无比的魅力,偷空硬着头皮看了两段,没想到为人生打开一片新的天空。 我敢打包票,“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大部分人都没有正确...
评分梦中悟讲学 吾夜深而寐,忽梦二弟,是时,辞职回家,专心讲学,与诸弟朝夕相处,兄友弟恭,孝敬长辈,慈爱后进,天伦之乐,夫复何求。顿寤,感吾之未来,尽在讲学,圣贤可致,凡夫可成。阳明龙场悟道,佛陀菩提开悟,吾之梦中得路,一也,喜以记之。 起,难以入眠,读阳明先生...
评分我们中国人,已经太久没有提起王阳明了。 阳明先生是中国古代春秋之后,唯一能够实现儒家“立德立言立功”这三立的伟人。而且,他也是孔孟之后,清楚地用他的心学阐述儒学的大家。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说,直指道心,让我们在500年后,任然有血脉喷张...
评分此书最得力处不在论学,而在行住坐卧,进退周旋间守仁先生的知时知量,王尔德说:耶稣是第一个懂得大悲哀的诗人,王守仁亦用一生行止告诉弟子们:孔子是第一个懂得飞翔的历史学家 此书最得力处不在论学,而在行住坐卧,进退周旋间守仁先生的知时知量,王尔德说:耶稣是第一个懂...
评分哲学具有不可言传的魅力。 看这类书的人一般都是心中有着疑问,对世界,对自己。 我们一般都希望从书本中获得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用那种“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来释放精神的孤独,找到属于自己心底的宁静。所以我们不是哲学家。 但是,书上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古人就一定是对...
王阳明诗中所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参前)这些都是概括王阳明道德理想主义根本精神的话语。所以“良知”是心之本体,是进入圣门的秘诀,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这正是阳明学的道德理想主义精神。。王阳明虽然与朱陆有差异,他也想折中朱陆,会通佛老。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不少东西。也有学者研究王畿,说其“四无”说很大程度上受了道家的影响。我觉得很有道理。尽管王阳明折中朱陆、会通佛老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我觉得这种折中会通的精神却是应当发扬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
评分和而不同。远不是我能评价的
评分知行合一,了不起的行動派。
评分一直就很讨厌朱熹老头子。不看心学就根本不能了解明代文人。那时候学院不讲心学就没人听了。
评分nice on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