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

“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章清
出品人:
页数:671
译者: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CNY 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2652416
丛书系列:视野书系
图书标签:
  • 自由主义
  • 中国近代史
  • 思想史
  • 胡适
  • 社科
  • 章清
  • 理论
  • 近现代思想史
  • 胡适派学人
  • 现代中国
  • 自由主义
  • 知识分子
  • 思想史
  • 五四运动
  • 新文化运动
  • 学术自由
  • 文化批判
  • 近代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由主义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思潮之一,“胡适派学人群”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翼。本书采用了新颖的研究框架,带有浓厚的“问题意识”,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托,尤重杂志资料的疏理,把“胡适派学人群”和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演变放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和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考察,既论述了该群体的人物谱系、政治理念及权势网络,也论述了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的关系及其在言路和现实世界中的处境,是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作者简介

章 清,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8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常务副主任,上海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史。著有《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新型传播媒介的浮现与读书人新的生活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学术与社会——近代中国“社会重心”的转移与读书人新的角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殷海光》(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胡适评传》(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等,并在海内外发表相关领域的论文数十篇。

目录信息

引言 自由主义与现代中国:意义与渊源
一、自由主义:个人与国家之间
二、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先驱
三、省界·业界·阶级:集团力量的涌现
第一章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聚集及其人物谱系
一、《新青年》的分裂
二、从“努力会”到《努力周报》
三、《新月》与流产的“平论”
四、国难临头时的《独立评论》
五、《自由中国》的十一年
六、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第二章 政治理念:秩序与意义的探求
一、“好人政治”:乱世中的抉择
二、“给我们一点点自由”
三、“治世之良臣,乱世之饭桶”
四、走向全面的社会批判
五、秩序与意义之间
第三章 “五四记忆”的延续与“学术社会”的建构
一、“学术社会”的催生与培育
二、古史讨论与科玄论战
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辩护
四、重整北京大学及其他
五、五四记忆的延续与提升
六、“知识论危机”与“知识转型”
第四章 “权势网络”的拓展:公开言论之外的幕后活动
一、现代知识分子:边缘?中心?
二、好人政治:花落谁家?
三、纵横于“反蒋”势力之间
四、“出山要比在山清”
五、“最后的御史”
六、公开的抗争与幕后的争辩
七、何谓“自由知识分子”?
第五章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
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命名”
二、“自由主义”作为一种“话语”
三、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图景
四、启蒙与民族主义之间的自由主义
五、“君子和而不同”:“胡适派学人群”内部的分歧
结语 自由主义式的言路及其在现实世界的两难境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谈及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绕不开胡适这一灵魂式的人物,其一呼百应程度足以与迅哥相提并论。所谓“胡适派”的一群,是中国较为早期的自由主义与现代派学者,生于乱世,因理想而集结。 承上启下的过渡时代,往往因为混乱而迷人。“自由主义”以炫酷的名字和巨大的影响力登上历史...  

评分

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经历着沉浮变迁。生逢乱世,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享受着新文化运动的成果;不幸的是急风骤雨般的文学革命割裂了他们与传统的联系,这...

评分

谈及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绕不开胡适这一灵魂式的人物,其一呼百应程度足以与迅哥相提并论。所谓“胡适派”的一群,是中国较为早期的自由主义与现代派学者,生于乱世,因理想而集结。 承上启下的过渡时代,往往因为混乱而迷人。“自由主义”以炫酷的名字和巨大的影响力登上历史...  

评分

谈及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绕不开胡适这一灵魂式的人物,其一呼百应程度足以与迅哥相提并论。所谓“胡适派”的一群,是中国较为早期的自由主义与现代派学者,生于乱世,因理想而集结。 承上启下的过渡时代,往往因为混乱而迷人。“自由主义”以炫酷的名字和巨大的影响力登上历史...  

评分

自由主义是什么 ——读《“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 在我们生活中,若是有人提到自由主义,怕是很多人会不以为然。因为在当今浮躁的政治语境下,对此我们都是浑浑噩噩的,或许还会茫然问一句“自由主义是什么?”时间到了二十一世纪,暂时看不到自...  

用户评价

评分

和傅斯年与殷海光相比,胡适都更像是个实用主义者而不是自由主义者。那一代“自由派学人”都没什么系统的思想建构,看问题也缺少康梁的老辣,所以在政治上的观点往往被淘汰。胡适和“胡适派”之间的分野是更有意思的话题。说到最后,都是有自由思想而无自由主义;看完了密尔罗素和杜威,也是绝对不够的。

评分

和傅斯年与殷海光相比,胡适都更像是个实用主义者而不是自由主义者。那一代“自由派学人”都没什么系统的思想建构,看问题也缺少康梁的老辣,所以在政治上的观点往往被淘汰。胡适和“胡适派”之间的分野是更有意思的话题。说到最后,都是有自由思想而无自由主义;看完了密尔罗素和杜威,也是绝对不够的。

评分

和傅斯年与殷海光相比,胡适都更像是个实用主义者而不是自由主义者。那一代“自由派学人”都没什么系统的思想建构,看问题也缺少康梁的老辣,所以在政治上的观点往往被淘汰。胡适和“胡适派”之间的分野是更有意思的话题。说到最后,都是有自由思想而无自由主义;看完了密尔罗素和杜威,也是绝对不够的。

评分

主要以《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自由中国》为线索。绪论很精彩。以后当是我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评分

从学人群所引发的论述空间(学术、言论、文化构想)与“权势网络”(政治、实践、现实运作)的结合梳理,落脚在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的角色定位问题,更大层面呈现的也是士向知识分子转型的趋势。无疑,就胡适派学人群而言,其于学术层所致力的文化遗产无疑是丰富的,但对于政治层的运作和干预,现实结局却是尴尬和难堪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