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與公共知識分子是這些年知識界討論的熱點。許紀霖教授說,在學院化時代之前,知識分子的公共性本來不言而喻,然而,當學院體製將所有知識精英一網打盡之後,這便成為瞭一個嚴重的問題。本書是“知識分子論叢”第一輯,收入陳來、許紀霖、陸建德、馮剋利等學者去年在華東師大舉辦的“公共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國際研討會上發錶的論文。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解惑之作,但03年的論文集現在看來已經有些過時,何況大多還是停留在推介西方學者(如薩義德、雅各比)的觀點的層麵上。媒體知識分子在當今倒是越來越紅火也越來越招人罵
评分有點雞肋的一本書。全編隻有許紀霖老師的 從特殊走嚮普遍 寫得好,很有啓發,但如果這有這一篇可看,那不如去看他寫的《知識分子十論》。其他的理論還是從嚮薩義德和哈貝馬斯等西方理論看去,但又不如汪暉老師的《文化與公共性》詳盡和可讀。現在再看已經可以厘清中國公知是如何退潮的瞭,80年代群情激昂,90年代退會書齋,新世紀之後專業化的崛起把公共性抽空,到瞭一個十年微博和自媒體的崛起又把知識稀釋到不行。公知已經真正遠去瞭,留下的是象徵權力的語詞,和啓濛失敗的落寞背影。我從不崇拜知識分子,但我還是願意接近他們,聽他們講自己應該卻無法完成的事情。
评分解惑之作,但03年的論文集現在看來已經有些過時,何況大多還是停留在推介西方學者(如薩義德、雅各比)的觀點的層麵上。媒體知識分子在當今倒是越來越紅火也越來越招人罵
评分解惑之作,但03年的論文集現在看來已經有些過時,何況大多還是停留在推介西方學者(如薩義德、雅各比)的觀點的層麵上。媒體知識分子在當今倒是越來越紅火也越來越招人罵
评分有些人的觀點我雖然不同意,但好歹把意思說清楚瞭,另有些人連話都講不清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