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二十四史繁體竪排)(套裝共40冊)》包括:《宋史 紀一》、《宋史 紀二》、《宋史 紀一》、《宋史 紀四》、《宋史 紀五》、《宋史 紀六》、《宋史 紀七》、《宋史 紀八》、《宋史 紀九》、《宋史 紀十》、《宋史 紀十一》、《宋史 紀十二》、《宋史 紀十三》……、《宋史傅一 》、《宋史傅二》……等。《宋史 錶一》、《宋史 錶二》……等。
《宋史(二十四史繁體竪排)(套裝共40冊)》內容簡介:撰修於元朝末年,全書有本紀47捲,誌162捲,錶32捲,列傳255捲,共計496捲,約500萬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因體例未定而未能成書。元朝末年,丞相脫脫主張分彆撰修宋、遼、金三史,各自獨立,這一意見得到元順帝的同意,於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開局,三史同時修撰。經過二年半時間,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書。《宋史》(全40冊)是在原宋《國史》的基礎上刪削而成的。兩宋時期,史官組織完備,雕版印刷術廣泛應用,書籍流傳和保存都較為便利,積纍瞭大量史料。這就為元修《宋史》提供瞭良好的基礎。但是由於《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實的考訂、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麵存在不少缺點,如一人兩傳,無傳而說有傳,一事數見,有目無文,紀與傳,傳與傳,錶與傳,傳文與傳論之間互相抵牾等,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蕪雜亂之稱。
宋史写的比较杂,在正史中算不上杰作。但若要了解宋代四百年文明之盛,舍此别无他途。 陈寅恪说,中华民族的文化经两千年的发展,至赵宋之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言良有以也。 不过在读宋史之前最好先读读前四史,至少是前三史吧。这样能了解正史叙事的体例,因四史是二十四...
評分宋史的评价是平实而中肯的,巽懦而不知义,以致丧身辱国,享国日浅,受祸日深。 赞曰:帝在东宫,不见失德。及其践阼,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靖康初政,能正王黼、朱勔等罪而窜殛之,故金人闻帝内禅,将有卷甲北旆之意矣。惜其乱势已成,不可救药,君臣相视,又不能同力协谋,以...
評分今天算是正式開始閱讀宋史。 計劃是花兩年的時間讀完,或許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但相對之前幾年時間準備讀卻沒有行動來說,應該不算是很長。 讀的方式是進行電子版的校勘,其實也算不上什麽校勘,就是邊看電子版,邊對照紙版,順便做點筆記,爭取能夠慢慢弄出一個自己校勘的電...
評分宋史写的比较杂,在正史中算不上杰作。但若要了解宋代四百年文明之盛,舍此别无他途。 陈寅恪说,中华民族的文化经两千年的发展,至赵宋之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言良有以也。 不过在读宋史之前最好先读读前四史,至少是前三史吧。这样能了解正史叙事的体例,因四史是二十四...
評分继续在手机上刷,有什么想法整理到这里。 印象里从秦一统六国开始,两汉形式上都姓刘,此后正统王朝一直形式上采用的是禅让制,从曹魏代汉开始直到黄袍加身,国史为前代帝王说好话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前些年一直听人说什么“崖山之后,再无中国”,里面具体内容当然值得探究争...
俺正在緩慢進行電子版...雖然文言文對於我來說就跟考研的英語閱讀理解一樣...
评分宋仁宗——原來不止我一個人把他和明孝宗作對比
评分從國圖扛迴來的雞肋。
评分從國圖扛迴來的雞肋。
评分本紀都讀過,列傳擇讀瞭一部分,誌隻結閤龔,何二先生的書讀過《職官誌》《選舉誌》。未能堅持讀完是個遺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