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二十四史繁體竪排)(套裝共40冊)》包括:《宋史 紀一》、《宋史 紀二》、《宋史 紀一》、《宋史 紀四》、《宋史 紀五》、《宋史 紀六》、《宋史 紀七》、《宋史 紀八》、《宋史 紀九》、《宋史 紀十》、《宋史 紀十一》、《宋史 紀十二》、《宋史 紀十三》……、《宋史傅一 》、《宋史傅二》……等。《宋史 錶一》、《宋史 錶二》……等。
《宋史(二十四史繁體竪排)(套裝共40冊)》內容簡介:撰修於元朝末年,全書有本紀47捲,誌162捲,錶32捲,列傳255捲,共計496捲,約500萬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因體例未定而未能成書。元朝末年,丞相脫脫主張分彆撰修宋、遼、金三史,各自獨立,這一意見得到元順帝的同意,於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開局,三史同時修撰。經過二年半時間,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書。《宋史》(全40冊)是在原宋《國史》的基礎上刪削而成的。兩宋時期,史官組織完備,雕版印刷術廣泛應用,書籍流傳和保存都較為便利,積纍瞭大量史料。這就為元修《宋史》提供瞭良好的基礎。但是由於《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實的考訂、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麵存在不少缺點,如一人兩傳,無傳而說有傳,一事數見,有目無文,紀與傳,傳與傳,錶與傳,傳文與傳論之間互相抵牾等,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蕪雜亂之稱。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执政,开始举办新法,苏轼是新法的坚决反对者,屡次上书,主要的理由在于反对新法扰民。当时王安石得到神宗的信任,独断专任。于是苏轼在进士考试策问时出题,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
評分继续在手机上刷,有什么想法整理到这里。 印象里从秦一统六国开始,两汉形式上都姓刘,此后正统王朝一直形式上采用的是禅让制,从曹魏代汉开始直到黄袍加身,国史为前代帝王说好话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前些年一直听人说什么“崖山之后,再无中国”,里面具体内容当然值得探究争...
評分看到北宋末然后到南宋末,实在是令人又气愤又无奈,网上喷子都说宋朝无将可用,但其实真的不是,这锅应该是赵家背的,将领还是挺多的,只是太可惜赵家缺乏远见头脑还有抗争思维,导致越促和越被打就越割地赔款称臣。南宋可以说亡的真的不冤了,但还是很敬佩崖山十万军民跳海的...
評分王安石变法,有人批其太独断而导致变法失败。 但倘若王安石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逐次渐变,那么变法方案,恐最终也就流产于各方面的磋商、讨论、争执、反对中而归于失败。 从元佑后期旧党内部的分裂这一事实就可证明。他们先集中全力对付新党,可新党失势后,他们又转而内讧而...
評分宋史写的比较杂,在正史中算不上杰作。但若要了解宋代四百年文明之盛,舍此别无他途。 陈寅恪说,中华民族的文化经两千年的发展,至赵宋之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言良有以也。 不过在读宋史之前最好先读读前四史,至少是前三史吧。这样能了解正史叙事的体例,因四史是二十四...
宋仁宗——原來不止我一個人把他和明孝宗作對比
评分: K244/7272
评分俺正在緩慢進行電子版...雖然文言文對於我來說就跟考研的英語閱讀理解一樣...
评分六天時間把北宋末南宋初相關人物的本傳大緻刷瞭一遍,終於切身的體會到為毛都說這本正史編的最爛瞭。。。隻能起個提綱挈領領略全局偶爾提供點偏門史料的作用,要落實細節的話還是得去看要錄和會編。——雖然很多篇幅本來就是從會編和要錄裏抄來的,但實在抄的太差瞭,大部分人連個清晰的履曆錶都捋不齣來,趕工的痕跡太明顯。而且到後來連論贊都來不及寫的感覺。。編次也亂的一塌糊塗。
评分主要史料來源是宋代的國史、實錄、日曆等宋朝史官的原始記述,而這些史籍如今幾乎全部佚失瞭,在其他書中雖然也有引用,但取捨、詳略各不相同,加上在記載宋朝曆史的各種文獻中,隻有《宋史》比較全麵、係統地反映瞭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麵的狀況,內容廣泛而豐富,史料價值相當高。史傢普遍認為,《宋史》是保存宋朝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係統全麵的一部史書,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要想瞭解宋朝曆史便不可能脫離《宋史》,後世眾多的修訂之作,雖然確實各有其長處,但卻不能取而代之或者與之並行於世。宋史對於宋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關係、典章製度以及活動在這一曆史時期的許多人物都做瞭較為詳盡的記載,是研究兩宋三百多年曆史的基本史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